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去年以来,包括乐信在内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美国集中上市,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最近笔者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与Christopher J. Malloy和Lauren H. Cohen教授以及哈佛商学院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深度交流,现场反应很热烈。原定一小时结束的,由于问题太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可以说,在美国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资本市场,都表现出对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浓厚兴趣,这让我印象很深刻。

去年乐信筹划在美国上市时,我们曾遇到一个不小的难题——想在美国找到一个可以对标的公司,从而让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乐信,并给予恰当的估值,好像变得很难。我观察中美资本市场近三十年,这种现象前所未有。我跟很多同行交流,大家也一致认为,尤其在互联网、科技与金融交叉的领域,不少中国企业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已经从模仿者“Copy to China”(拷贝到中国),变成了被模仿者“Copy from China”(从中国拷贝)。

在海外异军突起的中国企业军团中,金融科技企业的表现确实亮眼。去年,安永在调研全球20个市场后发现,中国消费者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全球最高,有6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使用金融科技服务,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而美国只有33%。这些都说明无论是企业发展水平还是从民众接受度,中国金融科技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很多国外的朋友不太理解,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不及欧美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也有较大差距,为何却能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优势?

事实上,很多人提到的中国金融基础设施相对短板,正是金融科技异军突起的推动力。

比如移动支付,中国是世界上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国家,而这是因为中国的信用卡覆盖率长期处于偏低水平。统计显示,中国的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约为0.3张,而美国为2.9张。

银行发放信用卡需调取个人过往的信贷记录,由于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不够健全,拥有信贷记录的人口占比不到30%,而美国则达到90%以上,这给银行授信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另外,刷卡消费需要POS机,而在我国,POS机的万人覆盖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

金融基础设施补齐短板,不是一早一夕能够完成,如果此时出现一种新的技术,能够以更廉价、更高效的方式取代传统模式,它便会快速崛起,实现弯道超车。再加上传统金融业态发展不充分,这让新金融业态生长的阻力大大减轻,能够以最低成本的急速扩张。其实这个逻辑也不难理解,中国高铁通行里程冠绝全球,背后多少也有类似的逻辑。

乐信所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业绩快速成长,正是享受到传统市场不完备造就的发展红利。乐信的价值就在于服务那些传统金融机构过去服务不了,同时又是成长性很高的那部分优质人群,比如上述提到的征信数据缺失、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而之所以能够服务他们,是因为金融科技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风控理念和服务模式,有别于传统银行。

银行对用户进行授信,主要是评估该用户当下的信用状况,依据的是该用户往期的信贷表现,一旦该用户过往没有信贷记录(比如没有申请过贷款),那么就很难对其授信。而金融科技公司的风控逻辑是通过大数据预测该用户未来可能产生违约的概率。

这些大数据不一定是该用户过往的信贷记录,也可以是电商交易记录、社交关系网络等一些比较“弱”的征信数据。当若干的“弱征信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式进行加工和分析之后,就能够转化成为“强征信数据”,从而完成对一个用户的信用评估。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摆脱金融服务对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依赖,且成效显著。乐信财报显示,超过180天坏账核销率基本保持在2%以下。金融服务的运营成本也持续走低,2015年乐信运营支出占在贷余额的比重为17.3%;到2018年上半年已经降到了4.7%。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所展现的这种能力是具有普适性的,未来他们有望成为席卷全球的一股新势力。最近一年多来,包括BAT、京东金融、陆金所等在内的科技或金融科技公司都在进行海外布局,他们将试验场选在了和中国国情比较类似的东南亚市场。

即便不选择“出海”,在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同样空间巨大。在金融领域,赢家通吃是一个不可能的状态,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可能成长出百亿、千亿市值的大公司。但要轮增长最快、最稳健的细分市场,我认为可能还是会出现在消费金融领域。

央行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6.8万亿,加上非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平台贷款,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在8-9万亿之间,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5%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其他行业比较罕见。

另外,消费金融与个人消费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具有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抗压性。加上当前国家层面不断强化消费驱动,这会有力推动消费金融行业持续向好发展。预计将来会有更多金融科技公司发力消费金融,而细分人群和海外市场会是主战场,优质用户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将为这一轮中国经济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动能切换带来哪些积极因素,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曾岩 乐信首席财务官、前微软大中华区财务负责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