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面对当前逐渐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渐下行的经济走势,激发民营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新出路,更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民营经济离场”论是伪命题,民营经济困局是结构之困,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是全球产业迭代新阶段的客观规律,转型是中国民营经济变迁的新出路。

破解民营经济“离场”之伪命题

不久前,“民营经济离场”论曾引发舆论关注,部分人对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实认识也存在偏差。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领导层最近发声频频,给市场投了一颗定心丸。可以说,过去一周多是“民营经济”的舞台,中央在多次会议中提出要给予民营经济足够的扶持力度(见图1)。10月19日刘鹤副总理接受访谈后,A股应声反弹,上证指数涨幅超2.5%,市场信心重振。值得关注的是,在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给民营企业家的回信中明确提到,“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新增关于民营经济的讨论,强调要解决民营经济困局。因此,任何对民营经济的否认都是伪命题。

“民营经济离场”论本身是荒谬的,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及相对紧缩的国内市场环境,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民营经济的切实贡献,从而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变迁转型、发展壮大,才是更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认识民营经济增长之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释放经济增长活力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图2)。第一,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第二,民营经济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作用突出。第三,民营经济在进出口贸易中成效显著。第四,民营经济在高新技术创新表现活跃。副总理刘鹤发言表示,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综上,民营经济不论是在总体经济贡献还是在进出口、经济创新等重要方面来看,增长趋势明显,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巨大。民营经济早已不是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协助地位,而逐渐演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因此,面对愈渐丰富的市场经济组成及日趋深化的国际合作趋势,结合民营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探究我国民营经济的变迁转型是当务之急。

溯源全球产业发展之迭代

一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对国内民营经济形态影响深远,市场需求带动供给结构的变化,也随之造成民营经济体主要竞争力优势的改变。从世界历史上看,全球价值链产业呈现梯次迭代趋势(如图3)。

第一阶段:二战后。1950年,汽车化工等重工业出现在美国主流民营经济中,而纺织等轻工业呈现向日本等第二梯队国家转移的趋势。第二阶段:石油危机后。第二梯队日本等国家也逐渐开始发展电子信息,抛弃附加价值较低的轻工业并将其转移至东南亚“四小龙”等地。第三阶段:1990年代。此时中国经济逐渐有了起色,巨大的人口优势成为天然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家,轻工业开始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

从发展历史上看,全球产业随价值链转移而迭代,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形态,基本趋势为逐步增加对更高附加值产业的扶持,同时对其他产业进行结构性改革,激发其他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活力进而提升整体效率。

探析民营经济困局之谜题

从经济数据上看,目前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根据中金测算,若社保征收基数完全规范化,民企利润下滑约8%。2016年受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影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分歧增大,民间投资信心下降,民营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累计值同比增长率呈现大幅度下跌,同时国企投资成为主力(如图4)。而私营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在2017年中出现断崖式下跌,之后缓慢反弹,占比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缺乏强劲发展动力(如图5)。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民营企业生产领域大部分集中于加工制造,其中90%以上是中小型企业。前期民营经济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抓住了全球产业变迁梯次转移的机会,建国后东南亚等国将传统制造业、轻工业往中国大陆转移,通过旺盛的内外需推动民营经济腾飞,低成本的成产要素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负面影响迅速波及全球,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给我国民营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基础上的加工制造民营企业利润空间被急速压缩,同时融资环境紧缩、征收监管从严对其更是雪上加霜,令其难以为继。

但不能忽略的是,从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看,根据《2017年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民营非金融公司整体营业利润率为9.5%,以占比22.5%的资产创造了占比31.1%的利润,盈利能力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因此民企之困是结构之困,而非全局之困。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是全球产业迭代新阶段的客观规律。

转型为民营经济变迁之要义

近几年民营经济的困局根源在于全球价值链的客观转移导致的产业变迁,原有的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对于当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适用性下降,一味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成本型战略是难以为继的。然而,民营经济的转型也并未一蹴而就,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需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渠道窄、技术门槛高、政策支持程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为民营经济转型保驾护航。如10月22日央行已表示通过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结构性调整的过程固然充满艰辛,但随着转型成功后可预见的是中国民营经济结构涅槃升级。与国际经验相似,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比重将逐步加大,唯有产业转型调整才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变迁出路。

(作者: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杨望,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研究员周钰筠)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