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余额宝、财富通等市场热门互联网理财产品时下尽显疲态,收益纷纷跌破5%大关。而一直遭遇打压的银行理财则借势反攻,相继推出一批收益率超出6%的理财产品,让不少投资者动心。

“自今年年初,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下行通道,由当时6.8%~7%的平均收益回落至现在5.5%左右。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主要资金投向是债市,而债券的收益按常理是要高于货币基金。”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国际金融理财师方亮表示,理论上来说未来互联网“宝宝”理财产品收益将难敌银行理财。

互联网“宝宝”节节败退

互联网“宝宝”高收益神话时代已经终结,相关产品收益率近期不断下滑。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已经逼近5%,相比年初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

银行理财发力吸金

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互联网"宝宝"高收益不可持续,收益率跌破5%仅仅是时间问题。”

5月7日,余额宝对应的天弘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5.036%,徘徊在5%红线边缘;对接理财通的华夏财富宝、汇添富全额宝、易方达易理、广发天天红四只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5月5日已全部降至5%之下,最新的收益分别为4.9%、4.85%、4.8%以及4.603%。而此前最高的与百度百赚对接的嘉实活期宝,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也已降至5.37%。

此外,网易“现金宝”、京东“小金库”、苏宁“零钱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已回落至5.0%左右。

相比之下,银行系“宝宝”类产品的收益更高一些,其中对接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的平安盈逆势实现了收益反弹,7日年化收益率也高达5.705%,成为7款“宝宝”类产品中收益最高的一只,同样实现收益反弹的还有百度百赚利滚利产品。此外,同为银行系“宝宝”类产品的兴业银行掌柜钱包收益率虽然略有下降,仍然在5.664%,属于目前同类产品中的相对高点。

“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是存款,而去年的钱荒让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收益奇高,在市场上掀起了一波投资热潮。但是,伴随着市场资金的宽松,资金利率的回归,这种高收益的行情也就结束了。”上述券商分析师说。

方亮同样认为互联网“宝宝”高收益难长久。“从理论上讲,货币基金的正常收益在3%左右,目前5%~6%的水平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最终它会回归到市场的正常水平,也就是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银行理财收复失地

自“宝宝”军团愁眉不展之际,银行理财产品却迎来了一波收益小高峰。据了解,近期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略有回升迹象,大部分产品收益率在5.5%之上,甚至收益率站上6%的也不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湖北银行、大连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产品预期收益在6%之上,理财期限在1个月到2年之间。比如,浦发银行发行的个人专项理财产品扣除相关费用后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7%,期限长达736天;工行一款期限37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6%。

“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投资方向是债券,而债券的一般收益率区间在4%~5%,高于货币基金。从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来看,银行往往是将投资期限拉长,从而抬高收益率,这也是为了让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方亮表示。

他还认为,时下股票市场表现不佳,部分银行推出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没能达到预期收益率。然而,包括华夏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在发售的理财产品中,还是比较在意风险,以投资债券为主,收益率也就在5.5%左右。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由于目前部分市场风险较大,很多银行理财产品为了追求回报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这其中就存在较大风险。”方亮说,华夏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投向了债市,能够保证100%的收益率。不仅如此,为了兼顾产品的灵活性,华夏银行的一款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增盈增强型天天理财产品还有赎回即时到账的特性。

解构高收益银行理财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有别于投资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其过高的产品收益可能会附带极大的投资风险。

事实上,互联网“宝宝”的资金大多是以协议存款的方式投向了银行,风险较为可控。但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不能仅仅关注预期收益,还要投资者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

据兴业证券一份最新报告显示,5月份发行的751款理财产品中,保本固定型产品68款,市场占比为9.1%;保本浮动型产品155款,市场占比20.6%;非保本型产品528款,市场占比70.3%。非保本型占比较4月底略有上升。

报告称,在到期的1009款产品中,在公布具体收益率的产品中,产品实际收益率等于预期的有286款,市场占比28.34%,其他产品为未公布实际收益率或未达产品预期收益率。

事实上,在一些激进的股份行中,银行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可能挂钩的是指数、期货、外汇、黄金等,而这些投资标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难控制。

查阅相关资料,在今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461只理财产品中,就仅仅有28只兑现了预期收益。“这可能就是与理财产品的设计和股市表现都有关系。”一家股份行内部人士称。

“在现在的市场行情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最高也就7%左右,很难再超过这个水平。倘若有更高收益产品,这里面就要对投资方向仔细研究。”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据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去搏高收益都会存在一定风险。上述股份行人士表示,在今年之前,用银行理财产品去对接信托是一种高收益的做法,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是购买信托类产品。这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出很多,对信托的要求也很高,收益率可能在7%~8%之间。由于今年银行对风险的管控严格了很多,这类产品的发售量小了很多,但是不乏一些小型银行会采用这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就是做结构化,也就是将募集本金作为银行存款,这部分的利息大概是3%;再用这固定3%的利息去搏7%甚至更高的收益,这就是比较激进的保本浮动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他认为,由于一般理财产品的投资设计是银行内部机密,能够披露的只是投资范围。所以,相比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投资者更应该去关注投资方向。“对于"宝宝"粉丝来说,可能债券型银行理财更适合他们。”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