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移动互联的到来,使互联网真正长上了翅膀,飞向高空,开始鸟瞰全景,藐视一切,其本质也很简单,就是人机一体化,给移动手机赋予了生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视觉、触觉,提醒及自娱自乐的人体器官,多了这个器官,人们实现了更多的信息互换,方便了物品购买,更便捷地货币支付,享受更多的好玩游戏。多少年前的小学同学也都拉入到微信群,新朋友多得数不胜数,场子多了,聚会多了,饭局多了。

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不论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资管都在触网,张维功表示,财富的本质特征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互联网本身永远不会也不可能创造出金融。互联网只是努力把金融换个玩法。金融与互联网的文化本质是对立的,金融更多的是强调理性谨慎,而互联网是自由开放。美剧《纸牌屋》里一句台词,“理性与非理性是互补的,两者分开的话,力量就会小很多”,用它形容今天移动互联网是再恰当不过的。

互联网金融只是皮毛

但是他认为,互联网草根金融并不能代替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一定是互联网在金融全产业链的运营和渗透,现在这只是一个皮毛的东西。余额宝等这些东西实际上95%都买了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基本上又都存到银行去,其实就是挪了一个存款的地方,这不叫金融。所有的东西都是皮毛,距离真正的金融渗透还有十万八千里。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绝非是简单的买一个类存款产品。

他表示,现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热,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金融还不够发达,我们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银行存款还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很快就会解决,这和互联网本身没有关系,因为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够造成的。

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文化,“极致体验与平台思想”的互联网本质追求,“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是非常伟大的思想。

应用到保险业,十年以后保险应该是客户自主设计产品。张维功说,我们应该把风险因子列的非常清楚,让它碎片化,然后我们将来的理赔不需要理赔员,可以客户自助,有了这个网络以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客户自助的理赔,他可以自己更放心,让客户更信任,我们成本降低,这些思想在金融企业里面已经渗透到我们血脉之中。张维功坚信,十年以后如果中国有十家伟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至少七家是现有金融机构对互联网的渗透和发展,另外可能有三家是现在互联网企业通过收购和设立金融机构来达到和实现,否则不会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他表示,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肯定是金融主导的,如果没有金融人才和金融风险的认知,一定不会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风险与谨慎原则的金融互联网,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意味着金融体系的崩溃。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