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数字支付产生于互联网时代,爆发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随着生物识别、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全面普及,将有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数字支付领域,变革支付基础设施,改变支付方式和支付形态,甚至影响整个支付清算系统的走向。

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认为,生物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在未来的数字支付领域中将扮演“手”和“脚”的角色,助力实现基于人的“无感支付”和基于物的“万物互联”,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数字支付的大脑和中枢神经,为支付提供应对海量交易的智能并行计算能力、智能决策的算法能力和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货币法定化的可选技术之一,有望改变现有支付清算体系的既有形态。

生物识别,为数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码”

生物识别即基于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将计算机、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身份识别验证的技术。具体而言,生物识别技术又可分为指纹识别、掌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等不同技术类别。

数字支付是生物识别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事实上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运用指纹识别技术,“签字画押“可谓最原始的生物识别手段。现代社会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等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并应用在门禁、打卡等各种信息验证场景。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预测,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由于生物识别验证速度快、防伪性能好等技术优势,在数字支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识别为数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码“,能够解决支付场景端“身份验真”或者“活体唯一识别”的问题。支付包括“身份验证”和“资金转移”两个步骤,其中身份验证是保证支付安全的前提。“帐户+密码“的安全防护手段面临帐户冒用、密码遭受攻击等风险,生物识别技术基于人自身生物学特征的“自然密码“而非“数字密码“进行身份识别和验真,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手机丢失、机器攻击、冒用身份等带来的支付欺诈风险,另一方面也能简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实现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统一。

生物识别技术有望在移动支付时代之外,实现支付的“脱媒化”和“无感化”。移动支付时代,智能手机是数字支付的主要媒介,人们需要借助智能手机或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移动APP“刷一刷”、“扫一扫”,以完成某笔支付动作。借助生物识别技术,人们将有望摆脱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一切支付媒介,借助铺设在各个场景的生物识别硬件设备获取人脸、声纹、步态等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实现支付交互的“脱媒化”和支付唤起的“无感化”。

生物识别为数字支付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新支付手段,但在现阶段也并非无懈可击。人脸识别的活体检测技术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照片、视频、面具等欺诈和攻击行为,但对衰老、化妆、整容等原因而产生的面部变化却并不能有效分辨。音纹识别很难抵御变声设备的攻击。指纹识别技术应用最为简便,易复制性却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各个生物识别技术之间各有优缺点,未来,多种技术组合应用将能有效提升安全性,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物联网时代,一切皆可支付

物联网即综合运用信息传感设备、网络传输、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互通。美国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技术趋势报告》显示,到2045年至少超过1千亿设备将连接在互联网上。IDC的全球半年物联网支出指南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工信部也于2017年1月颁布了《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物联网将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物联网技术将加速支付向数字化方向演进,将资金账户和设备ID连接,有望实现万物皆可支付。据2017/18年度Vodafone物联网市场晴雨表数据显示,居民生活是目前物联网支付较先渗透的场景之一,也是物联网支付技术最易体现价值的领域。穿戴方面,除手机、智能手表等有感支付工具外,一些企业正在尝试将传感器嵌入鞋子、衣服等着装里面,实现“拔脚就走”的支付方案;饮食方面,物联网通过在智能家电中嵌入传感器件来自动下单,或是在无人超市中享受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支付;起居方面,电表、水表与公用事业部门及居民账户进行联网,进行定期费用支付;出行方面,通过车牌和支付账户之间的绑定,像停车场、高速收费站、加油站、洗车场都已经慢慢能够实现无感支付,进行自动缴费。

数字支付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或将成为智能供应链和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工业物联网正在重构制造业格局,助推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由大而强”。据《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数据显示,对标工业4.0,2016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36.9,正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虽然我国在高端制造工艺技术、生产自动化等方面距离德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电子商务、企业间协同、尤其是在产业生态创新等互联网转型发展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随着数字支付依托物联网技术在B端不断落地,工业生产领域的“万物互联“,实现自动下单、自动发货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未来可期。

人工智能,实现智能支付的大脑

人工智能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思维的机器化表达,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智能化处理。据Gartner的最新报告预测,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70%以上。同时,预计2022年人工智能将驱动3.9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人工智能不仅仅在多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也将促进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联动的发展。

如果说生物识别和物联网技术是数字支付科技的手和脚,实现了人和物的互联互通,那人工智能就是未来数字支付的大脑和中枢神经。人工智能为支付提供应对海量交易的智能并行计算能力、智能决策的算法能力和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能力,助力支付向更加安全、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当前就全球范围来讲,人工智能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慢慢延伸开来。国外,像印度CICI银行、HDFC银行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反洗钱和支付交易管理等领域,摩根大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及结算,俄罗斯Yandeax则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防范病毒网站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络支付的安全。

人工智能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深挖数据价值,拓展数字支付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数字支付本身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应用于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欺诈识别等多样化的场景,形成“支付+”生态。另一方面,来自于数字社交、数字消费等其他领域的数据也可以应用于数字支付领域,通过对人或者物的个性化特征的精准描绘,实现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统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结合,通过识别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支付行为,可以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的支付方案。例如在用户购买大额商品时,推荐分期金融服务;当发生可能存在支付欺诈行为时,及时提醒用户中端支付行为;通过分析用户以往的消费行为,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实现精准营销。

区块链技术,决定未来支付体系走向

从集中式记账到分布式记账,从增删改查到不可篡改,从单方维护到多方维护,从外挂合约到内置合约,区块链集合分布式存储、追溯序列、多节点共识共享等多项技术手段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信任体系。其最主要的应用价值在于解决信任和安全的问题,同时可实现交易的降本增效。区块链技术在票据支付、数字货币、跨境交易等支付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跨境贸易是区块链在数字支付领域应用的天然场景。一直以来,跨境商贸支付领域一直存在着支付方式程序冗长、费用高昂、低时效性的缺点,而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交易双方的直接连接,改变传统跨境支付代理行模式下的资金转移和信息传递方式,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业务成本。事实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已经在Visa、Chain、Ripple等机构开始落地应用。

区块链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应用关系我国未来支付体系的走向,需要从国家层面推进。数字票据是从央行角度试行区块链支付的开端。票据作为一种集价值体现、交易支付、商业信用等众多属性于一身的非标金融资产,一方面在票据流通中存在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规范等核心痛点,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可追溯、可信任、分布存储等技术特点和票据对真实性、防篡改的高要求天然切合。2016年上半年,央行启动了机遇区块链数字票据的研发,并于2017年2月测试成功,其一期项目—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已于2018年部署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贸易融资,还给监管机构、海关、税务、中证登等预留了接口,方便更多纬度数据的接入和监管方实现基于科技手段的穿透式监管。2017年7月成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推进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但正如所长蒋国庆所言,区块链只是法定数字货币将来流通的一个可选手段,二者并不必然存在关联。但无论如何,数字货币法定化已是大势所趋,这将深刻变革中国现有的支付体系和支付结构。

新技术在数字支付领域的创造力和变革力不容忽视,同样不容忽视的还有由此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用得好能够促进创新,带来生产力的提升,用不好也容易带来行业风险,引发行业乱象。道阻且长,正道成功!

(文/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唐艳红)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