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

一、互联网保险高速增长,科技成效不断显现

过去5年,互联网保险市场实现高速增长,规模从2013年的110.7亿元增至2017年的1876.6亿元,增长近20倍;同期,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也从2012年的0.72%提升至2016年的7.5%,高峰时甚至达到9.2%。2017年互联网保险新增保单124.9亿张,占保险业整体新增数的71%。快速成长的互联网保险满足了中小企业及新生代人群的保障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保险作为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为保险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发挥了“探路”、“修路”、“带路”的多重作用。

(一)从渠道创新到产品创新,互联网保险试点成果突出

互联网技术最早应用于保险销售环节,在保险业的营销获客、渠道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生态的一系列创新保险产品应运而生,以电商生态(退货运费险)为起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逐步发展到航旅场景、汽车、健康、数码产品等各类生态场景。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各种场景保险不仅实现了全流程在线操作,还通过持续打通数据资源、引入新技术,为用户带来了自动核保、自动理赔等一系列新的保险体验,为行业发展引入了新思维、开辟了新模式。互联网保险并不是简单的“保险上网”,而是通过对技术、产品与场景的系统性思考与搭建,实现了保险的“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而言,互联网保险从生态、生活方式出发,挖掘了更生动的需求、设计出更“体贴”的产品形态,使保险从难获得变为易获得、从低频走向高频,扩大了保险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驱动行业加大科技投入

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增量市场,也带来技术驱动创新的新模式,无论是个性化定价,还是小额、碎片、海量化需求,对保险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保险公司作为试点机构,对新兴技术在保险业的商业落地及实践上,起到了引领及示范作用,带动行业持续增加底层科技投入。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初期,保险机构通过吸纳技术人才、成立大数据或新兴技术实验室等方式建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其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科技子公司进一步增强科技投入,夯实产业布局。截至2018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共计发起设立各类科技子公司近50家,其中较为典型的包括人保集团成立的人保金服、中再集团成立的中再巨灾科技、众安保险成立的众安科技以及太平保险成立的太平科技保险等公司。由此带动的资源投入、人才积累、模式建设,将整体提振保险业的创新实力。

(三)科技赋能,互联网保险构建全新生态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界、跨行业、跨产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常态”。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技术”对行业影响的加深,协同构建互联网保险新生态的融合再造,也将是大势所趋,保险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竞争,而是基于价值链的生态系统融合发展。保险科技是构建保险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在数据的收集、客户画像、需求分析和策略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保险服务的运营方式、手段更为高效及多元化,实现产品定制化、定价动态化、销售场景化、理赔自动化的运营目标。通过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利用科技,保险服务融入健康生态圈、生活消费生态圈、消费金融生态圈、航旅生态圈、汽车生态圈,提供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的保险解决方案,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保险生态圈。

二、全面客观看待互联网保险

总体来讲,互联网保险近年来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保险行业已借助“科技红利”实现一定程度的“降本增效”,启动了全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但从长远来看,互联网保险仍处于发展阶段,更多的技术与应用,将与保险业务发生更深层面的结合,保险业的全面变革正在拉开帷幕。为此,在看待互联网保险的机遇和挑战方面,我们更要采用全局的视角,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更为客观地理清互联网保险的实质。

(一)互联网不仅是渠道,更是工具

随着一系列新兴技术应用对保险业的影响逐渐深入,互联网等科技对保险业的影响已超出了销售环节(即互联网销售渠道),逐步向产品设计、定价到销售和理赔等全业务流程渗透,并正逐渐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保险不能仅仅理解成为保险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从更底层来看,要看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的工具属性。重要的不是划分边界,而是打破边界地去用好这个工具。如,在产品设计方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保险公司在数据收集、客户画像、需求分析和策略设计等方面都获得了更进一步的能力提升。又如,保险公司通过对不同终端的数据进行归集整合,再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能够更为精准地洞察被保险用户的真实需求,推出了一批保费低、保障高的重疾险、防癌险等个性化险种。在服务方面,借助创新技术,保险服务的运营方式、经营手段更为高效、多元化。如:自助投保、手机投保、一键式投保等已经相当普遍,即使在人身险等比较复杂的领域,营销人员也可通过手机APP或专用电子设备,实现快捷投保。针对理赔难这个行业痛点,加强保险科技应用,自助理赔、快赔、闪赔等服务逐渐普及。互联网销售的意外险和小额财产险,基本上都能够实现一站式自助理赔,90%以上的车险公司提供了线上理赔服务。

(二)不仅是单向赋能,更是双向融合

技术不断进步,与保险的融合也更加紧密。一方面,技术帮助强化了保险营销获客、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全流程能力,促进保险进一步释放价值、推动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保险以其自身的行业特性,通过需求推动技术的演进及产业化,从而促使技术迈向更前沿的领域。

随着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迭代,线上线下场景走向融合是诸多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保险业亦不例外。具体来看,传统保险公司的线下客户资源优势较强,通过其业务的线上转化,能改善传统保险公司精细化的用户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内部作业效率和价值转化、创造更大价值。而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而言,单纯依靠线上网络平台,显然无法满足用户更加复杂、多元和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搭建线上与线下更紧密的互动,才能为客户提供更贴近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在以“服务为本”、“科技为手段”的互联网保险发展新阶段,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科技及其伴生的海量数据实现产业生态的新发展,以及利用生态化的连接实现线上线下更紧密的融合,使科技更好地赋能行业、服务于人,是值得业内从业者共同探讨的两大话题。

(三)不仅是单点突破,更是系统优化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既有的行业壁垒被削弱甚至瓦解,跨产业的整合成为“新常态”。如,互联网对零售行业和交通出行、无人驾驶对汽车制造、汽车保险等领域带来的深刻改变,都在重塑原有产业格局,并孵化出新的生态。可以预见,随着技术对行业影响的加深,跨生态的融合再造也将是大势所趋,行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维度的竞争,而是基于价值的生态系统竞合。

对于保险业而言,在以服务体验对比获得竞争差异优势的时代,保险公司应以用户保险需求为核心进行跨行业的商业生态整合,满足被保险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衣食住行),并通过频繁的服务交互进一步赢得客户信任,全面优化保险服务的用户体验。如,在车险领域,保险公司可以为车主提供投保通道、理赔进度、违章查询、交通状况、汽车维修等信息,涵盖车主的车保险、车服务、车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的资源整合还涵盖了对保险上下游的产业链的整合及延伸。保险作为底层的风险解决方案,不同的险种本质上连接的是用户的不同需求。保险既是财务的解决方案,更应该是服务的解决方案,每一次保险的理赔都是一次服务。保险业可以通过连接关联产业和客户,整合衍生产品和相关增值服务,最终形成保险产业生态圈。基于生态圈的发展理念,对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对应对动态演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增进行业发展的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未来互联网保险发展新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窗口期,保险业将迎来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下一阶段,有4个方面的趋势值得关注。

(一)数字资产战略意义提升,行业步入转型升级加速期

随着全社会的数字经济占比的持续提升,前沿科技在保险业的应用加深,行业“数字资产”理念的战略将得到进一步落地,保险业的数据体系将更加丰富和完备,其数据管理和应用模式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也将得到不断革新。作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数据也是保险业生存的命脉,“数字资产”战略将促使行业突破“资本驱动”、“负债驱动”的传统模式,将数据变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实现数字化时代的资产重塑,加速推动保险业全面转型升级。

(二)保险科技成为行业价值创新的主要动能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的新的市场业态,也催生了以保险行业为核心的科技应用。保险科技突破了互联网技术的范畴,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推动创新不断深入,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真正的价值。未来的创新,不仅有来自于渠道、产品的创新,更有大量与保险流程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如,人工智能在保险业的创新应用,不仅体现在前端的语音智能交互,也有后端在核保或理赔环节实现的自动化智能作业。无论是提升行业效率,还是优化用户体验,保险科技的每个技术应用点将为行业带来更深刻的价值。

(三)科技提升保障能力,助力实现普惠金融

近年来,随着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应用,保险业在用户触达、客户服务和体验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以2017年为例,全国互联网保险新增保单占保险业整体新增数71%。科技的应用,降低了保险产品触达客户的门槛,有效的提升了保险的覆盖率,强化了整个社会的风险保障能力,也培养了用户的保险意识。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终端设备的多元化,科技将帮助保险业实现更广泛客户群体连接。同时,在科技助力之下,保险业不仅能面向更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其服务能力也持续加强。科技在帮助实现金融普惠目标的同时,更将为保险业打开全新的增长空间。

(四)新主体推进互联网保险生态圈扩容

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推动传统保险产业链逐步向保险生态演进。在传统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之外,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巨头、创新渠道等更多元的主体参与其中,共筑保险生态的市场活力。保险科技的萌芽与发展,将带来新的产业格局。其中,保险业的央企、国企具备资源优势,是高密度研发和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承载体和推进行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新兴技术的快速跟进、落地实践上具有灵活的优势,将成为行业探索新兴技术、新颖模式,激活行业创新活力的助推器,有效发挥创新试点的作用。与此同时,垂直领域的新兴科技创业公司将利用其技术创新的专业与活力,与保险业实现更好的融合,成为生态圈重要新成员。多元化的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为互联网保险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互联网保险新生态构建

随着互联网保险、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的新发展,监管科技应运而生,监管科技是监管体系、模式、手段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将随着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升级,也为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高质量发展必须协同构建互联网保险新生态

一是善用监管科技,发挥监管科技和金融科技“一体两面”的合力,建立高水平监管体系,确保金融业回归本源,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提高监管效率,积极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改进监管,提高监管科技应用能力,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三是运用监管科技,按照需求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思路,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中有效的保险需求和传统保险服务的短板,引导保险机构更好地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拓宽保险可获得性。

(二)可持续发展必须协同构建互联网保险新生态

当前的保险业监管法规、监管方式和市场准入等监管措施,早于互联网技术、保险科技的出现,可能导致监管领域不足和空白,也有可能对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准入的新机构带来障碍。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动态、包容的监管导向,运用新监管科技手段平衡风险与创新的关系,调整现行传统的监管模式以应对新变化新挑战。可借鉴国内外的“创新中心”、“创新加速器”、“监管沙盒”等监管措施,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协同构建互联网保险新生态

一是加大对金融监管部门大数据的监管平台建设投入,形成大数据平台建成一体化。二是要使金融监管实现对新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日常行为的监管,需要联合相关部委实施国家信用数据库建设工程。三是要加快推进全国联网、覆盖范围全面的国家信用体系数据库建设,健全信用数据管理配套服务体系。四是要做好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在大数据金融安全监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数字金融、数字社会,进而应对新金融技术、新业态给金融监管带来的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相对于传统保险而言,互联网保险在新兴技术的应用实践与积累上先于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对传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起到了创新引领作用。互联网保险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反应如一剂良药般,不仅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也加速了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速度。“数字技术驱动”的未来已来,行业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框架之下,应更全面的认识互联网保险在业内的创新示范作用,通过顶层政策设计与监管实践,为维护业内更为平稳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