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Findex显示,截至2017年,有17亿人无法获得金融机构或移动货币提供商的账户,占全球76亿人口的31%。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样是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有12亿人首次获得了金融或移动货币账户。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就在短短8年的时间里,全球无金融账户人口比例就从50%下降到约31%。

这样的成绩背后有很多推动因素,比如非洲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体系数字化转型以及印度数字经济框架政策的落实等等。

在近日普惠金融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作者为我们详细列举了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四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支柱,分别是:

数字身份证和电子化客户认证系统

以往经验表明,身份认证的电子化或数字化升级是整个金融改革的核心。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因为许多当地人口并没有正式的身份证件。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国家统一颁发的数字身份系统,或者采用大型科技数据企业建立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

开放式电子支付系统

移动支付系统目前主要通过非银电信运营商和其他技术平台提供支持。虽然移动支付规模已经不小,但是仍然会受到移动设备的限制。未来,应该将数字身份认证与开放式电子支付相结合,提供更多进行移动支付的基础设施。

账户开立和政府服务

虽然各国政府已经尝试过电子提供政府服务,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也正在试验一系列强制性帐户方法,但除非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基础设施相结合,否则这些方法往往效果有限。

这种系统能够同时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政府授权和薪资支付等多种功能,如果设计得当,则很有可能大大减少泄漏,从而增加转移支付能力并减少腐败,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税收系统。除核心政府服务外,这种组合还支持一系列服务支付,特别是公用事业和电信服务,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生活,并增强服务提供商数据收集的能力。

融资渠道和其他数字化系统

最后一个支柱就是融资渠道。通过建设一系列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系统能有效提高金融稳定性和市场完整性。

这其中就包括用于证券交易、清算和结算的数字化系统,以及债务(支持债务市场发展)和股权数字化系统。

总而言之,上述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战略的发展主要还是要取决于通信基础设施的可用性,最大的潜力来自高智能手机普及率与低效传统金融系统的结合。

虽然这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但随着智能手机供应量的不断增加,相关成本已经开始大幅下降,智能手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开始急剧上升,从而带动基础设施发展和服务渠道的增加。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