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实际上发行通货真是一件困难的事,前提是创业成功国防、军事、体制完备,才有条件谈废除外债,发行货币。

香港的发钞行发行银行纸币,需要向金管局存入等值美元、发行相应的港元,是所谓联系汇率制度。我国长期以来也是收入一笔外汇,才发行一笔人民币,都没有铸币税产生。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自由兑换的发达国家,或者我国在国债抵押发行货币,或者在货币滥发的情况下,才有“铸币税”的存在。但货币注入低效部门,或炒高资产价格蒸发出境,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由税收背锅时,则很难说货币发行还有收益可言。

“通货发行”,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核心企业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试水发行B端信用代币时,需要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财务、IT团队把系统建好,成立保理公司筹到足额的现金应付贴现,依托原有的供应链商业关系,才能将企业的代币“推”出去。而形成使用习惯或许还要好几年。企业代币若要成为通货,需要非常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一个核心企业一般只能占领一个“流域”,跨流域流通即信用兑换就要考虑是从银行贷款换法币更简单,还是企业间谈判整合、达成互信协议,还是通过类似摩根大通的平台更简单?

对于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超出传统“节约财务成本”的问题。前几年核心企业建信用流转系统时,票据还是纸票阶段,比如1000万的票据,企业可能只需要用500万、用几天,但也需要把1000万全票贴现,成本是非常高的。一个信用流转系统花了1000万建起来,化整为零,可能一个月就省回来了。现在银行也推出了资金池业务,企业可以只贷500万只用几天,许多企业可以使用银行的系统节省财务成本。在这个基础上,企业自建系统给自己无息贷款半年一年,B端信用代币就成了杠杆,等于法币存款多大规模,债务规模就可以相应的扩大,但很难产生炒作的闲钱。

这个效应是货币按时间算价格的属性带来的。提高代币的占用时间就是降成本、加杠杆,那么比如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企业间当然会形成协议扩展代币使用范围。第三方担保平台的费率不一定省掉很多的利息,但不可能发展成高利贷;同时银行确实没有增加风险。

银行贷款坏帐、或者不敢贷,民间高利贷横行时,法币是无法收到“铸币税”的。B端信用币作为法币的传导渠道,使法币投放更有效,挤出的是高利贷或者超利贷空间,完善的是银行征信数据。所以不是说好像企业能发代币了,好像就在和法币抢莫须有的铸币税。

B端信用代币与法币一定是交织使用的。代币如能疏通下游河道,使法币不至于淤塞出几字形河套甚至空中黄河,才会形成强势人民币、才能产出铸币税。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