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没有现象是孤立的,何况是Facebook这种地球级别的平台:它的经营与决策肯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法律和经济。大体量的企业以转型方式适应法律和经济,一定带有一定的超前性。

一、“发币”和用户粘滞度

在竞争和反垄断的视角,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用户粘滞。互联网产业的商业和法律逻辑,都是建立在双边市场、网络效应下的。所谓双边市场,就是企业端为用户端买单,资本为用户买单,平台虽然服务企业、用户两头,但是只收一头的钱就够了。如果用户很方便换平台,一个企业就不可能达到垄断。如果用户粘滞度高,企业就有扎实的市场支配力。“币”带来的粘滞惊人,称为“信仰”,眼球、注意力甚至情绪都粘滞住了。但如果币能涨跌,社区就像大海一样不平静,创业者的币种起步点低,可以有几十倍涨幅,成熟的企业已经有了全球用户,不可能有外星人来支援,没有“涨”的空间。所以Facebook发行通货币,可以用交易所P2P交易溢价的形式回报用户。

盯法币的代币可能只是第一步,版权等数字资产、小众文化商品应该会迅速在社区内发展起来,虽然从对话开始,但是因为同时引入了支付,Facebook可能会区隔为各种商业、文化区。文化艺术品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也是个人在高度组织化工业化的社会中能脱颖而出的很少的方向,区块链资产管理可能会是个人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

二、下一代的互联网数据管理结构

Facebook的数据被竞选公司利用,事情搞的很大,但是这种现象则很普遍,谷歌甚至主动操纵关键字联想支持希拉里。苹果和出版商签协议保证最低价,涉嫌垄断被亚马逊提意见,都是常态。数据保护现在聚焦成监管(法律)问题,本质的原因,是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都不可能有推动企业保护数据的动因,只能由法律向“下一代数据结构”去推。2018年5月25日,欧盟GDPR《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正式实行,违反该条例可能遭受年收入4%的罚款。应该说欧洲带头动了真格的,我国也从开始百度“用户往往为了方便放弃隐私”的态度,向立法主动保护隐私转变,形成了全球的确定趋势。

技术方面,个人数据保护运动已经发展了很多年,Facebook提出的数据有限时间的保留、数据以个人为单位存储,都是比较成型的方案。巨人Facebook采用这种“数据个人本位”的结构,使“未来”立即来到了眼前。

那么大数据公司如何集合这些数据呢?只能向个人采购,由个人单独授权,但想来平台会收服务费,应该是一样的可观。数据交易因此计入GDP,像知识产权一样有激活经济的作用。

三、摩根和Facebook的趋势和愿景可能恰恰相反,反垄断监管驱动联盟链技术和公有链治理的混合方向值得重视

美国本土的咨询方案提供商给联盟链做方案时,各企业都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数据,不希望数据价值流出生态。各企业在发起“联盟链”的过程中,会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就使得联盟链变成一个有足够市场支配力的资产、数据管理系统,而各企业(股东)希望所有的无形资产都保持私有。

可是呢,市场上其他的企业将不得不加入到这行业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中来,贡献数据,却没有任何谈判力。联盟链有潜力成为垄断工具,使小企业彻底的受制于巨头。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技术是联盟链的,是企业与监管共享的;而治理是行业的,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等主体共享的。咨询机构因为服务于企业,所以涉及这个问题时都顾左右而言他,但是监管却总有一天要明确表态的。

社会学认为群体几乎必须导向“乌合之众”,最有智慧的人在群体中也会失去思考能力。所以区块链的公链思想一直有些荒唐的成分,比特币的分叉体现的也只是资本的话语权。但是联盟链上的治理则不同,涉及的都是商业利益和商事主体,公链治理思想应用在这个领域确实是适用的。这个猜想来自于现实,很可能在法律的干涉下成为现实。

总的说,Facebook使互联网数据结构从中心化跃进到了去中心,但巨头区块链联盟却加强了行业的中心化与集中度,两者可能走向了两个极端。巨头加快了制度演进的速度,Facebook进行了数据保护,人类的问题立即解决了一大半。而联盟链上,企业间的融合融通可能会经历漫长的谈判,也可能会产生很多种模式。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