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过去20年,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金融服务领域更是如此。不少科技巨头与创企纷纷试水数字化金融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快、更简单的服务渠道,大大推动了金融产业、尤其是普惠金融的发展。

本月初,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份数字银行的专题报告。文章指出,传统银行机构必须正视这场数字化改革浪潮和新兴机构的冲击,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否则就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目前,金融产业数字化有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移动端,而这与智能手机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移动产品最忠实的用户群,18至于30岁的群体自然也成为了新兴银行与金融产品的主要用户。

在《经济学人》的这篇报告中,作者重点关注的是亚洲地区。因为这里年轻人口总量较多,而且传统金融机构根基没有欧美国家那样深厚,而该地区各国政府也为推动这一革命性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各类支持和鼓励措施。

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蚂蚁金服和微信外,该报告还对亚洲其他几个地区的典型金融科技创企案例进行了介绍。

首先是韩国。韩国虽然拥有较为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但是金融服务却比较分散割裂,传统银行机构在推动在线与移动端金融产品革新方面也缺乏动力。针对这一现状,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于2015年牵头进行金融产业改革,鼓励金融科技创企积极参与竞争,提高该国金融服务质量。在政策感召之下,韩国相继涌现了Viva Republica(移动支付平台Toss母公司)、Bank Salad等金融聚合服务平台。而Viva Republica更是成为了韩国第一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而与中国同行类似,韩国社交平台KaKao Talk也陆续推出了移动支付无Kakao Pay,并借助母公司Kakao Corporation牵头的联盟共同成立了韩国首批数字银行之一的Kakao Bank。

其次是东南亚地区。报告指出,该地区的金融科技发展主要得益于共享出行平台的普及。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的GoJek和Grab是该地区著名的两个共享出行平台,两者都是借助自己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数据基础,逐步涉足支付、保险和小微借贷等金融服务产品。

然而,并不是所有传统金融机构都是"顽固不化"。来自新加坡的星展银行(DBS)在蚂蚁金服兴起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金融新兴力量的强大,并主动开始数字化转型,比如大规模采用云端技术,并成立了专门的数字银行digibank。而新加坡的大华银行(United Overseas Bank)也是如此,在成立数字银行TMRW的同时,利用行为洞察和人工智能分析用户金融服务习惯。

当然,除了快速发展的亚洲市场,老牌金融重地--欧洲市场--在金融创新方面其实也并没有落后太多。比如近些年来,欧洲地区就涌现了不少成绩显著的数字银行(又称"新银行",即NeoBank),如Starling Bank、Monzo、Revolut和N26等。这其中以来自英国的新银行居多,而这与该国政府推出的"开放银行"、"监管沙盒"等政策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关于未来,报告在反复提醒传统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改革的同时,也提醒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科技创企)不仅要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也应该准确定位消费者的需求,而在这一点上,来自英国的移动理财平台GoHenry就做的很好。随着互联网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现金进行消费的数量也大幅降低。这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调查显示,从小培养理财观念是一个人未来财务健康的重要基础,而无现金化意味着不少消费都无法实物化,那么家长也就找不到合适的理财教育渠道。而GoHenry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移动理财的在线平台,家长可以直接在线帮助孩子(6-18岁)设定消费金额,同时了解花销去向。而孩子不仅可以拥有一个GoHenry app账户,同时还能获得一个实体联名借记卡,大大丰富了使用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支出,从小培养理财观念。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已经有37.9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拥有了GoHenry账户。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