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篇简讯源自NEF(New Economics Foundation,美国新经济基金会),原文作者Frank VanLerven,原文于2019年4月18日发表。

- - - - - - - - - 内容推荐 - - - - - - - - -

全球主要央行警告,气候变化——加上管理不善的低碳转型——有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突然暴跌并摧毁金融体系。在警钟敲响之后,各国央行正在呼吁采取行动。由各国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国际组织“绿色金融体系网络”(NGFS)发布了一份新报告,该报告强调了对更广泛的央行和监管机构发出紧急“行动呼吁”,其主要建议包括将气候风险融入金融机构的操作中、呼吁各国央行将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纳入自己的投资组合、加强对有关金融和气候变化的相关数据的管理、收集和评估、实施稳健且协调一致的气候信息披露等。

此外,世行已于2019年4月17日宣布决定“披露该行在其整体业务中是如何管理由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的”,这对于主要央行和其他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这一进展不仅提高了央行的透明度,而且意味着世界银行必须在间接资助那些带有破坏环境的活动之前三思而后行。

在美国新经济基金会上个月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参会成员支持各央行的行动,并认为对可能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金融风险采取行动是必要且紧迫的。例如,仅由化石燃料一项而带来的气候相关损失就可能达到1万亿至4万亿美元,如果考虑更广泛的行业,这一数字可能高达20万亿美元(是全球金融危机损失的10倍以上)。

另外,要求央行在日常货币政策操作中反映气候风险也被认为是明智的,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央行过多的资助碳密集型项目。同时,各国央行还应考虑采取宏观审慎政策,抑制向产生污染的经济活动发放贷款,并且可以考虑推广绿色融资形式,例如通过降低绿色项目的贷款成本或建立一家专门为绿色项目提供贷款的公共投资银行。

- - - - - - - - - 编译者注释 - - - - - - - -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近百个国家在东京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自此抵御气候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战略。发达国家,如欧盟等,率先通过市场机制来管理和减少碳排放。截至2009年,全球已有超过180个国家签订该公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

近些年,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金融风险在不断升级。世界银行和全球各主要央行均注意到了这一风险,并已经开始了行动,包括呼吁各机构运营融入气候风险、减少对碳密集型活动的投资、推广绿色融资形式等。并且我们还看到了一些主要央行已经在管理气候风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例如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引入绿色标准、鼓励绿色融资等。这些都是值得推广和鼓励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