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建立起逐渐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仅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党中央近年也多次强调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在引领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在2019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主题论坛三环节,围绕“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话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高西庆,美国证监会前副主席丹尼尔·加拉格尔(Daniel Gallagher),PGIM固定收益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南森·希茨(Nathan Sheets)以及宜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唐宁先生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本环节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娴主持。

科技创新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肖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三次科技浪潮。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电子化改革将证券行业从繁重的人工作业中解放出来。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化提高了个人投资的便利程度。近几年,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科技对传统金融业改造升级,极大丰富了金融产品及服务类型。

肖钢表示,新科技正对资本市场产生愈加广泛和深入的影响,推动资本市场普惠发展、创新了资本市场服务模式、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创新了投资模式,并且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但是与银行业和国外投行相比,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科技创新投入仍在IT系统研发、技术人员配置、网络客户、基础设施等方面显得不足,创新有待加强。

“未来5G、虚拟现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有可能重塑金融业新格局和新形态,带来资本市场新变革,甚至有可能颠覆资本市场的运行逻辑。”肖钢表示,“新一轮科技浪潮脚步越来越近,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投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模式。”

监管法治化是安全与效率良性互动的基础

高西庆在发言中指出,金融发展总是“创新-监管-在创新”的过程,其背后的逻辑始终是效率和安全两种价值的平衡,这种平衡需要良性的互动机制,就是金融监管的法治化。究其根本,是因为科技创新与政府监管之间本身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创新是市场参与者在配置资源过程中不断突破效率边界的产物,市场化是创新必备的土壤。而且破坏性创新是创新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创新能够进行,必须有法可依。

高西庆表示,尤其是面对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对市场负有监管职责,在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也可能矫枉过正,使市场失去活力。因此,想要在谨慎原则下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唯有坚持我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法治社会”的目标。金融监管中的立法和执法环节都要遵循法治化的原则,这样,市场主体对监管才具有可预见性,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可预期的法治结构中,金融创新机制才可能发挥作用。法治也意味着有限政府,近年来的负面清单制度就是向这个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监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高西庆强调,创新需要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理性投资人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长期资本

唐宁在演讲中提出,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现金流不稳定等特点,与传统金融市场有很大不匹配性,所以尤其需要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可以帮助科技创新,在大力推动直接投融资方面和提供长期资本方面起到根本性的助力。

如何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本,唐宁表示,首先 天使投资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天使投资人帮助创业者度过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光。促进天使投资发展,社会融资渠道有效运行,信息通畅交流对于科技创新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改变创业者申请政府产业政策补贴基金时过程冗长、繁琐,导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政策激励效果的情况。其次,市场化母基金一端把传统经济创造的财富聚集起来,在另一端分散投资到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顶级创投基金,以长期的资金支持专业性的机构投资新经济头部企业。

最后,唐宁讲到,投资者理念的转变对于科技创新来说非常重要。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好的投资策略应合理配置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多种类的资产而非单一的投资机会或投资产品。同时均衡的配置各大资产,有助于投资者使自己的投资更耐心,更理性。

建立全球系统的区块链监管体系

南森·希茨(Nathan Sheets)在演讲中阐述了新技术给监管带来的挑战,他认为,投资领域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可以算是免费的午餐。因此,对于监管而言,应从国际视角来建立全球监管治理,来保护科技创新,应对创新对监管带来的挑战。

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南森指出,现在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可能成为一个系统性风险源的程度。但是,需要对它未来可能造成的系统性影响做充分的估量。对于区块链技术可能导致的,诸如反洗钱、反恐融资、加密货币作为黑市交易的支付工具等问题,目前一些国家的监管工具是否有效还尚待观察。另一方面,像美国等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审查监管的一些措施,是否会阻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有待评估。

最后,南森指出区块链风险有别于传统金融业风险,辖区分割式的监管难以应对区块链带来的挑战,在G20和金融安全理事会的框架下建立全球监管治理架构非常重要。

区块链会颠覆金融业

Myland集团首席法务官丹尼尔·加拉格尔(Daniel Gallagher)分析了关于区块链技术可能给资本市场从发行、交易到结算各个环节,以及监管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推动。

丹尼尔指出,健全的法治监管框架是区块链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现在区块链技术最大的颠覆性效应还没显现出来。在技术上,区块链有可能实现证券的发行,投资者像区块链当中的节点,可以参与到发行中。除此之外,二级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在区块链的系统中加以实现。这都有助于整个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现在的证券发行和交易,都是以券商为基础构建的生态链,在区块链技术下驱动下,传统的发行和交易模式可能被颠覆。但技术对金融效率的提升,要满足法律的相关要求,如美国《证券法》对于资本市场证券的注册、上市发行有着严格的要求。

因此,对于政府和监管机构而言,注重资本市场效率提升的同时,技术如区块脸的审计、可追踪性和透明度也是监管机构对技术应用审查的第一要务。同时,传统金融业中的既得利益者就可能阻碍区块链的发展也是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区块链在美国的发展为例,丹尼尔表示,监管自从虚拟货币技术出现后出现了很多欺诈的事件,但是区块链技术在交易的可追踪性、透明度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建立审计线索系统方面的优势,既是监管部门可以重视或者运用的,也是业界在积极利用和开发的。美国政府部门已同意在有限的范围内,在金融交易中适当使用区块链技术。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