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于6月23日成功召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创新问题发表了演讲。

白明表示,粤港澳的合作范围不止是相互之间更为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更在于共享外部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不仅要用好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资源,而且要利用CEPA的资源,把两者之间结合在一起。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大湾区发展金融合作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有充分的前期铺垫。

粤港澳大湾区有现实基础,也有现实需要。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说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很容易出现泡沫化。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香港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有更多的资源,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的银行、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远区的相关业务、理财交叉代理服务等等。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进一步紧密合作,有助于维护香港金融中心的稳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作为改革开放的热土,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心,珠三角不仅发展令人瞩目,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已经构成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格局下的重要手段。今天,珠三角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说起粤港澳大湾区与珠三角,从地理上讲,我并不认为三角洲与湾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从经济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这个地方面临着一次飞跃。首先,珠三角地区或者整个三角洲,实际上是以内核为牵引的,因为内核周边的城市都是在附近地区相对发达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还是周边的城市,以这些城市为领先。我们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以海湾作为资源配置的一条主线,串联起周边的城市进行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而且开放性更强。

迄今为止,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这三个湾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但是这三个湾区前面都没有加一个“大”字,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千万,都超过了上述三个湾区,所以我们说在粤港澳的湾区上加一个“大”字也名副其实。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约是10万亿元,远远超过了旧金山湾区,与纽约湾区大抵相当,而与东京湾区也越来越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讲,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幅大的画卷,有待于今后用大的手笔加以描绘。

粤港澳大湾区为了对外开放的高水平开放搭建了平台,大湾区所在的三角洲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平台相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就在珠三角地区。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变为现实,珠三角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也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好港澳地区这个现成的跳板,特别是大陆与港澳的CEPA框架,客观上降低了粤港澳三地进行经贸合作的门槛。更进一步看,珠三角不仅称为世界工厂,而且这个地区的华为、格力、美的等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佼佼者。随着中国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必会大有作为,必然会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所描绘的目标,在2035年形成以创新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粤港澳三地如果在大湾区的平台上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就需要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发挥好区位优势,做好相互借力、错位发展,前提是有大的视野,而不是注重蝇头小利。粤港澳三地有不同的关税区,实行不同的体制,共同粤港澳大湾区,不免会存在各自平台对接上的接缝问题,但既然是一国当先,则无论是两制还是三地,都不会构成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的障碍。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9+2”11个城市来说,无论是搭建大湾区的大平台,大家唱好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支撑引领作用这部大戏,都需要扮演大的角色,而无主配角之分。而所唱的戏就是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紧密合作、合理分工、深度合作、良性发展的大戏。

作为最早开放的地区,当前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也确实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否认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而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确实存在着外迁的形势,与此同时,CPTPP的建立、越欧自贸协定的生效、英自贸协定的推进也强化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我们的制造成本优势,如果说上述因素还只是让一部分在华的投资者犹豫不决,那么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展开,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行外迁。截至前5个月越南吸引外资同比增长69.1%,而前五个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3.2%,而一季度,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增长40%以上。面对着制造业外迁的压力,根本动力在于我们的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形成难以替代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在打造新优势的过程中,现阶段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至少有以下三重意义:

对内地来说,建设大湾区能够推动珠三角开放型经济摆脱在国际上的低端锁定。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港澳,未来珠三角地区必须摆脱粗狂式增长的约束,功能定位要有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深圳要发挥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城市的引领作用。

对香港来说,建设大湾区有助于整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定位。因此,未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互补,不会像过去那样明显的高低落差,而是在平等地基础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香港来说,就是要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必须要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

对澳门来说,建设大湾区对于澳门经济朝向多元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澳门地域狭小,经济门类相对单一,如果将视野放宽一些,联系到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特殊关系,澳门在沟通内地与葡语国家经贸关系方面,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澳门要建立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发展,打造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基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后,特别是CEPA问世之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凸显出这种借力的机会。

具体来看,我觉得借力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在大湾区框架下,三地11个城市可以通过错位发展、相互借力,进一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珠三角地区是制造业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制造业的转型必然会为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服务对象,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而对澳门来说,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互补关系。其次,关于“一带一路”,粤港澳之间可以合作的空间更为广阔。“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来的,以大合唱的形式,其他国家积极呼应,但是我认为香港和澳门绝对不是呼应的关系,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诉求,就包括香港的诉求、澳门的诉求,他们也是主唱者之一。

粤港澳的合作范围不止是相互之间更为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更在于共享外部资源。十九大提出要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的活力,内地与香港在CEPA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我们不仅要用好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资源,而且要利用CEPA的资源,把两者之间结合在一起。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大湾区发展金融合作并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有充分的前期铺垫,比如说深港通,按照全球竞争力报告,香港排名在目前来说是世界第二位,有优良的税务制度、营商环境以及便利的融资渠道,这样的优质资源在我们身边,一定要用好。

粤港澳大湾区有现实基础,也有现实需要。国际金融中心如果说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很容易出现泡沫化。香港的金融中心面对面临着为谁服务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面临着转型升级,而且也需要更多的香港的金融资源,吸收高水平的金融服务。所以我们说在这些方面,双方的合作机会更多。

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也为粤港澳三地创造了更加适宜的条件。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香港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有更多的资源,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的银行、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远区的相关业务、理财交叉代理服务等等。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进一步紧密合作,有助于维护香港金融中心的稳定,维护港币的货币机制,有助于香港金融中心的稳定。

最后,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也必然会包括更多的合作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要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业务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的互通机制。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谢谢大家!

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