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广州峰会于6月23日成功召开。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李奇霖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李奇霖总结了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指出在未来的金融3.0时代,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利率市场化,第二是科创板,包括资本市场的建成,通过资本市场满足不同融资需求,第三是让参与机构更加丰富。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法,有人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去杠杆、去产能,有人认为金融的改革不应该做减法,反而做加法,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

在金融1.0时代,是在金融管制的时代,金融管制时代意味着利率市场发生改革,利率市场发生了的结果就是金融结构,如果是发生了,你是没有办法服务中小微企业,即便能够给很高的资金价,但是由于资金的价格是管制,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你会发现,对于金融机构更有动力做大型央企、大型国企的信贷,这样的模式有一定的好处,他能够以最大动力来支持成熟化、工业化,我们注意到下面这个服务,一个银行业除以GDP的占比不断攀升,尤其是2009年之后,注意到民营GDP对三个银行总资产,这样模式导致中小微企业的需求是没有办法满足。由于处于风险防范的需要,看得比较重,所以你的泡沫是刚性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注意到居民杠杆和地方政府杠杆在不断攀升,这两个杠杆的攀升应该是属于突出的一个状态,所以这样的模式在目前来看应该处于一个山穷水尽的状态。对实体的回报率产生了很大成本的效益,迫切需要金融改革,在过去的模式下无法支持小微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也是不足的。

大家看到半导体行业融资需求,注意到英特尔、微软,尤其是英特尔,它的融资量每年基本上是百亿美元来融资,芯片行业包括很多高科技本身都是更新技术快。科技行业是没有像房地产这样有产物的,是被传统的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过去的金融供给对科技类的企业也是支持不足,进而导致了一些卡脖子的状态。在金融2.0的时代,开始了金融创新与金融去杠杆,出发点或者是起源是因为利益的双轨制,在银行里面是管制,但是整体来看不是一个市场,但是外部市场化为主的和存款形成了相似的,但是利率市场化了,导致了银行储蓄存款向往外不断的输出,在这样背景下导致金融机构负债不断成本往上走,必然会导致需要更高回报。

在这样倒逼情况下,很多金融机构为了满足刚性的负债成本,去杠杆、加票息等一系列,虽然缺点会滋生金融风险,但是资产是有变化的,过去的配置模式是完全不一样,因为过去模式是不可能配置中小微企业,那么这样的模式是追求高票息数据,会买一些资金配置一些小微企业来进行过去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但是这样的模式下缺陷是很多的,金融机构负债率风险很强,一旦出现了强监管,那么就会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负债出现了剧烈的收缩。

那么传导机制实际上更多是关注大型的国企央企到民营企业,每一层风险都是抬升的,那么来鼓励机构去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支持,非营机构或者是中小微企业是没有办法把资金输入到中小微企业,传导不过去的,而且这一次中小银行导致了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分层的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对民企,他是不可能给你投放流动性,在这样背景下出现流动性分层的情况,对大型金融机构是非常宽松的。虽然现在流动宽松的情况,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已经解决,但是接下来一定会出现从流动分层出现信用分层局面,在你刚性的需求之中,往往会间接打击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需求。

现在是金融2.0的时代,现在是迫切需要金融3.0时代,金融3.0时代,一个就是利率市场化,相对传统依靠表外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调制的差距实现市场化,然后出现集聚的上升。二个是科创板,包括资本市场的建成,通过资本市场满足不同融资需求的需要,第三个就是让参与机构更加的丰富。大型的非营机构、小型的非营机构,因为实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因为不同的融资的对象,他需要服务也是不一样,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丰富融资主体,所以认为未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一定是同行化,未来一定是多种机构他的同行化的时代,这个我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推进的一步,感谢大家。

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