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反欺诈是金融行业永恒的话题,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欺诈行为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借助技术发展不断滋生出新的欺诈形式,造成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对金融行业安全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亟需制定强针对性的反欺诈策略,运用前沿技术不断革新风控流程,提升自身的反欺诈能力。

金融反欺诈形势依旧严峻

对金融机构而言,反欺诈比一般信用风险管理更为棘手。信用风险管理主要考察用户的还款意愿以及还款能力;欺诈风险管理则侧重于分析用户是否存在主观恶意骗贷意图或行为。换言之,信用风险管理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欺诈风险管理则不然,应当在一定成本范围内尽量防范欺诈风险,避免相应损失的出现。

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均将金融反欺诈视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针对所处细分领域特点及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反欺诈策略,以避免大规模欺诈事件的出现,对机构正常运营和声誉造成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的努力虽有成效,却不能杜绝欺诈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为金融机构破除信息不对称、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更为有效手段的同时,伴随技术发展而起的新型金融欺诈也日益活跃,演绎着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不但不利于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也给金融服务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其中,专业化、产业化的欺诈行为危害最大。不少欺诈事件的背后是有组织、成规模的团伙作案,他们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协同作案,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犯罪产业链。在零售金融、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当下,小额、分散的交易场景渐成常态,金融机构对欺诈行为的取证、打击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传统的金融反欺诈技术维度过于单一,在应对新的欺诈形式时暴露出诸多不足,无法对欺诈风险实行有效的管控和处理。

以信贷领域为例,常见的在线借贷欺诈行为有中介代办、团伙作案、机器行为、账户盗用、身份冒用和串联交易等。借助于互联网等技术的虚拟特性,金融欺诈行为更为隐蔽,且不受空间限制,同一诈骗团伙的涉案人员有可能来自于全国不同地方,金融机构取证难度增加;欺诈金额大多在万元以下,属于小额多发,逐一打击处理成本过高;多数诈骗事件存在账户盗用、身份冒用等行为,仅靠传统手段难以有效识别、精准打击。

搭建坚固的反欺诈“围墙”

如何减少金融欺诈风险呢?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欺诈事件的发生,在于产品本身存在技术漏洞,或者风险管理系统上有不尽完善的地方,给了欺诈者以可乘之机。要知道,欺诈者永远都在捕捉可能存在的漏洞,要做好反欺诈就需有耐心与欺诈者进行持久作战。

为减少、甚至是杜绝金融欺诈风险,制定行之有效的反欺诈策略十分必要。策略的有效与否首先在于是否具备针对性,要“打入敌人内部”,深入了解欺诈者的欺诈意图、策略、方式和技术手段,根据其特性进行策略调整,才能建立起更为坚固的“围墙”,堵住可能引发“决堤”的口子。

同时,在欺诈团伙产业化、规模化,且广泛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今天,要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还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反欺诈技术,以实现既能精准打击、也能防患于未然的反欺诈效果。

对此,天机风控建议,通过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知识图谱、小样本无监督学习等先进的建模技术,结合严格的效果验证,构建起适用于多类产品及客群的精细化风控模型;同时,依据海量的真实贷后表现数据,结合拒绝推断技术及多类金融产品的欺诈风险流程经验,以有效识别欺诈客群,提高风险的可控性。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