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西藏信托官网上线“微塔斯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资金用于向符合放款标准的借款人发放消费贷款。据用益信托网等信托行业网站产品信息披露显示,该信托计划资产服务机构为趣店。就在不久前的上月初,第一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刚刚获得开业批复。信托公司在消费金融行业动作不断,有行业人士认为,信托公司涉足消费金融,已成趋势。
事实上,自2014年左右,信托公司试水消费金融业务就逐渐火热起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与消费热情的稳定增长,以及国家政策对于消费金融的鼓励和引导,号称“躺赚”的消费金融正成为多方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信托公司发力消费金融相关业务也逐渐成为趋势。但消费金融这块诱人的蛋糕,对于信托来说,真的有那么美味吗?
1. 信托公司竞相入局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资产已经成为信托公司眼中的肥肉。此次引发关注的西藏信托,自2018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向消费金融进军。当时,西藏信托与同盾科技达成合作,同盾科技利用金融科技向西藏信托提供小额信贷业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包括业务定制化服务、系统一站式服务、运营全流程服务等。
天眼查信息显示,西藏信托由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控股,占股80%,二股东为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占股20%。2017年8月,西藏信托的法人代表、董事长从苏生有变更为周贵庆。在此之前,西藏信托的业绩在2016年度,首次出现营收下降,同时不良率攀升,成为68家信托公司中唯一一家投资收益为负的公司。周贵庆上台后,西藏信托的投资收益排名有所好转,但仍然排在较后的位置。行业人士认为,西藏信托布局消费金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该领域不错的收益。
无独有偶。6月初,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关于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费金融)开业的批复。中信消费金融由此成为首家信托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被看作是信托公司大举进军消费金融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表示,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是房地产、政信项目。但是,随着近20年的快速发展,相关行业红利慢慢耗尽。此外,企业负债不断增加,再加上政信项目中政府不再出具财政承诺函,项目风险在急剧增加,信托公司面临着转型压力。与此同时,国内消费金融市场方兴未艾,未来空间较大,且收益尚可,也因此引得信托公司纷纷布局。
据爱分析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消费金融行业贷款余额已达11.1万亿元,预计2020年行业贷款余额12.3-14.5万亿元,仍有1-3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量。从这样的数据看来,信托公司进入消费金融行业,算是走在了一条阳光大道上。
2. 消费金融缘何受“青睐”?
各大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年报公布后,又引发一阵关于消费金融“躺赚”的讨论。2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不含中信消费金融)中,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6.56%;马上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38.6%;中邮消费金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9%......虽然也有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等同比出现业绩下降,但行业整体的繁荣还是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消费金融行业前景的想象。
与之相比,信托公司的境遇就有点“凄惨”。虽然头部的中信信托、平安信托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34.20亿元、31.74亿元,规模不小,但在整个信托行业2018年净利润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也还是分别出现了3%、18.7%的同比净利润跌幅。而像是华融信托、中粮信托、西藏信托等,同比净利润跌幅更是超过60%。
对于信托行业2018年的“惨状”,行业内早有预料。2018年被称为信托行业的“监管之年”,一度被与银行、保险、证券放在一起称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行业,在这一年时间里,在金融改革、降杠杆、去风险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严监管。
先是去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对信托行业的非标投资、净值化管理、统一杠杆水平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到8月,《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信托登记管理细则》发布,明确分期信托产品的登记要求;同月,《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提出支持合法合规、投资实体经济事务的事务管理类信托;到9月,《信托公司受托责任尽职指引》发布,对信托公司的经营行为做出了进一步规范。由此,业内人士看来,合规与出清风险项目,成为信托行业2018年的主旋律,净利润的下滑或受此很大影响。
进入2019年,监管余波犹存。仅今年上半年就有8家信托公司被罚,其中一半公司的罚金超过200万元,超过过去两年里年百万元以上罚单数量之和。信托的业务,越来越不好干了。
“信托公司的资产端当中,以前是房地产占比最高。但现在由于监管的压力,房地产的业务要进行压缩,同时一些政府项目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信托公司资金端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一年大约要达到7%、8%以上,因此它的资产端收益就必须要达到两位数。”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分析。
什么资产可能达到两位数的收益?陈文提出,“从当下环境来看,想要达到两位数的年化收益,除了房地产以外还是比较难找的。消费金融,算是能够提供两位数年化收益率的,并且不直接抵触监管的一块资产”。
3. 风险与难点
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曾出现过一轮增资潮,而这种趋势,到2019年仍然没有停止。但随之而来的资金成本,也成为各家消费金融公司普遍所面临的压力。行业人士认为,信托公司的青睐,或可解一解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之“渴”。
但信托公司本身的出发点,并不一定只甘心于帮消费金融公司“找钱”。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信托公司纷纷抢占消费金融,背后的原因或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消费金融核心业务体系,抢占消费金融领域更大的市场份额。”
对于信托公司进军“躺赚”的消费金融行业,持乐观态度者不乏其人,但其中的风险与难点也不应该被忽视。王诗强认为,“信托公司以前都是做传统大项目,三五人一组即可,使用传统的风控模型,针对的是企业授信。而消费金融业务讲究大数据风控,针对的是个人客户,需要搭建消费金融系统,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因此,这是两套不同的风控逻辑,相关经验需要时间积累。此外,人才积累、系统搭建、风控模型构建等等都是信托公司需要去面对、解决的风险与难点。”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在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草莽时代”。几年时间的跑马圈地之后,头部公司越发壮大,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自2017年12月“现金贷”禁令出台之后,消费金融公司产品的年化利率、催收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盈利能力也存在着巨大的考验,更不用说原本对于消费金融渗透不深的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现在入局消费金融行业,风控是很重要的难点。信托公司旧有的业务多涉及房地产行业,或者是对公的一些业务,但现在,资产端转向了C端,风控理念完全不一样。”陈文表示,“如果是做房地产业务,有房子或者土地的抵质押;但现在做消费金融,资产多是纯信用的,没有任何抵押品。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要依托于所谓的大数法则,但在大数法则之下,信托公司的风控模型是否能够经历周期,仍然值得怀疑。”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