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趣店稳了吗?

日前趣店集团公布的2019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22.207亿元人民币(约合3.235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人民币11.434亿元(约合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57.9%;累计注册用户数约7600万,服务用户约610万。

对于此次财报数据,趣店官方称是创造了历史新高,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开放平台业务。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从业务结构来看,趣店或许面临着老业务后继无力、新业务未老先衰的尴尬。比如原来融资等的老业务,均出现了环比下滑,部分甚至出现同比和环比双降,注册用户数的同比增速连续6个季度下滑,坏账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并且消费者对借贷平台“来分期”也产生大量投诉。

而“大白汽车”这样雷声大雨点小的新业务,已经被放弃。去年第三季度,趣店开始做开放平台了,然而无论是从用户规模、技术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看,趣店的开放平台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趣店一直对从2015年入股的蚂蚁金服在业务上较为依赖——一是依靠蚂蚁金服导流获客,二是依靠蚂蚁金服风控能力,但从去年8月开始,蚂蚁金服宣布不与趣店续签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更是清空了所持股份。而从财报的数据来看,显然,缺了“爸爸”的趣店,在整体业务表现上一落千丈。

对趣店CEO罗敏来说,在新业务屡屡碰壁后,或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持续讲开放平台的新故事,但好的开始,可能并不一定有好的结局。

老业务后继乏力,用户投诉超过4000起

趣店二季度财报显示,除了推荐服务费收入(即开放平台业务)收入为3.98亿元,比一季度1.59亿元高出150.8%之外,其它原有业务的收入,均在环比下滑。如融资收入为9.84亿元、销售佣金收入为0.96亿元、销售收入为1.24亿元、违约金收入为0.09亿元及贷款便利化收入为6.10亿元,分别环比下降2.63%、29.71%、9.85%、7.03%和5.33%。

从数据来看,趣店的现金贷业务仍然占据核心比重。但仔细来看,整体上趣店正处于业务发展乏力的麻烦之中:营收的增长持续下跌、注册用户数连续6个季度下滑、M1+逾期率连续四个季度上升等。

先看营收增速。从2018Q3开始到现在,趣店营收的同比增速,从之前的平均百位数的增长,骤降到两位数,过去的4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2.9%、20.9%、22.2%,今年二季度甚至首次出现1%的负增长。

注册用户数方面,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的趣店,在蚂蚁金服彻底退出之后,仍旧没有建立起自身获客的渠道及流量来源。具体表现在财报上,就是注册用户数的同比增速已经呈现连续6个季度下滑,而且目前从公司战略上看不到改善的迹象。从2018Q3开始,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速分别为:23.7%、14.9%、12.1%、11.9%,一路向下。

在坏账率表现方面,趣店的M1+逾期率持续上升。财报显示,趣店的M1+逾期率从2018Q3开始反弹达到1.7%后,到目前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上升至4.3%。

除了原有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速下滑,以及坏账率高企所带来的风险外,还有更多用户投诉在趣店旗下分期贷款服务平台“来分期”借贷时,曾遭遇过暴力催收、利率高、强制收费、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甚至套路贷等问题。其中在聚投诉平台,关于来分期的投诉贴,就多达近4800条。

今年7月,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趣店就被APP专项整治工作组进行了通报,工作组要求其在30日之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建议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置。工作组在通报中指出,趣店违反《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的要求,要求用户一次性同意开启多个可收集个人信息权限,不同意则无法安装使用。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财险部近日也下发了《关于开展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自查清理的通知》,要求严禁将现金贷等网贷平台销售的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挂靠到其他保险中介销售渠道或者公司直销渠道,严禁委托无合法资质的互联网第三方平台销售意外险。但在投诉平台,还是看到趣店“来分期”业务存在不少“强制卖保险”、“搭售保险”的相关投诉,涉及易安保险、泰康保险等机构。

新业务屡败屡战,开放平台或是虚火

按照上述的财务表现,作为上市公司的趣店,自然会受到营收业绩以及股东的压力,所以会屡次尝试新项目寻找现金贷以外的新增长点。

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至今,趣店尝试的项目不下20个,包括奢侈品租赁项目、在线教育项目“趣学习”、校园社交项目“相同”、高端家政项目“唯谱家”、少儿阅读项目“大白儿童阅读”以及大白汽车等。

其中最出名的大白汽车,在2017年10月上线,其模式是通过对新车提供金融贷款的业务,目标是几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但今年5月21日,趣店正式停掉大白汽车项目,原因是这项业务规模增长的速度达不到预期,其它项目也大抵如此。

而趣店最新启动的项目,就是在2018年第三、四季度推出的开放平台战略,凭借自身在合规性、资金端以及大数据、AI驱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分发、转接用户流量给其他合作伙伴,进而获取无风险收益。此次二季报的最新数据显示,趣店开放平台业务的营收不仅录得大幅增长,而且已经与1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也是为何在解读本季财报时,趣店CEO罗敏、CFO杨家康都强调开放平台业务增势强劲,超出预期。杨家康表示,“基于趣店建立的分布式流量生态系统,以及庞大的未充分开发的用户基础,开放平台业务未来将成为集团的主要增长动力。”他解释称,按照最新财报数据,趣店平台的注册用户超过7600万人,但服务的只有610万,这意味着超过90%的注册用户是服务不到的,“趣店的开放平台,就是把这部分用户开放给别的金融机构,对接他们借贷,即激发存量用户的借贷需求,也为金融机构带来客源,如此一来便增加一部分收入。”

但有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趣店开放平台的战略可以这样理解,在超过7600万注册用户中,获得授信的大约3300万,当中4300万的用户,趣店无法根据用户提交的信息识别其风险,只好将这部分转给互金同行谋求变现,相当于将趣店无法消化的垃圾流量转给互金同行。“主推开放平台战略并不能说明趣店自身流量多到用不完,而只是将垃圾流量转给互金同行。”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趣店在开放平台中本质上扮演的就是一种流量掮客,将自身平台多余的流量用户导出給互金同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稳坐7600万用户的“钓鱼台”,左手是需要流量和消费场景的持牌金融机构,右手是强大的互联网流量场景APP,只要稍微“动动手”,一周时间就可以实现对接,本质上还是扮演着流量掮客的角色。

可以说,趣店的开放平台业务,是基于现有的用户规模做流量和交易分发,看似盘活了用户但实际上风险很大,而且也没有建立足够高的门槛。要维持这个开放平台,趣店需要一方面获取更多用户,甚至不惜违规获取用户信息以实现导流,另一方面要不断争取更多的合作机构,这样才能丰富消费场景。这也难怪,罗敏到了厦门后,摇身一变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顾问”,试图通过这样的身份去拉拢更多合作者进入开放平台。

在趣店尚没有拿到有含金量金融牌照的情况下,开放平台或许只是表面上和短暂性的繁荣。当这些用户全部透支或者流量见顶后,以及与合作伙伴的蜜月期结束后,趣店的新生态故事,还能讲下去吗?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