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9月23日至9月26日,第五届清华大学金融普及教育训练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建树金融学讲席教授余剑峰就“非理性市场的经济逻辑”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人在对外界的预测和感知中会产生两类偏差:预期偏差和风险偏好偏差。在预期偏差中,具体包括可获得性偏差(有限注意力)、代表性偏差和锚定效应;在风险偏好偏差中,具体表现为对损失的厌恶,对极端事件的放大化等。这些偏差的产生原因是因为思维和环境的错配。基于此,余教授举例介绍几种偏差以及在市场中如何减少这些偏差。

投资者心理:预测中的错误

讲到预期偏差,余教授先是从贝叶斯理论出发,以简单现象为例,说明了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会因为思维错配得到偏差很大的结果。随后余教授举了一个关于环境错配的例子:二战末期,德国断绝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食物来源,当时荷兰发生了大饥荒,导致在此期间出生的小孩因为母亲营养不良,长大后比正常孩子更容易得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脑心血管疾病。这是因为恶劣的环境使这些孩子在胚胎期产生了对恶劣环境的应激反应,使他们的吸收能力要远好于其他孩子。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第一代,隔代的孩子仍表现出这种特征。这种错配虽然是祖先留给人类的非常聪明的生存法则,但是反过来也会成为导致我们犯错的原因。第三个事例是关于可获得性偏差,比如问到男女司机肇事比例,大多数人都觉得男女比为2:1,但事实上经过统计,男女比是4.6:1,男司机肇事比例远高于女司机。大众产生误解的原因是媒体对于女司机肇事事件的过度曝光(媒体报道中,男司机肇事比女司机为1:3.8)。因为大众倾向于用直觉处理信息,而媒体对于有噱头事件有选择性地进行报道,引起了大众的可获得性偏差。

在市场中,非理性也无处不在。比如Twitter当年未上市前,宣布了10亿美金的IPO,代码为TWTR,之后连着三天一个名为“TWTRQ”的股票涨了13倍,此公司实则已经破产。这就是典型的有限注意力引起的混淆。这种非理性虽然给市场带来了一些困扰,实则也有一些公司管理层正在利用这种非理性来赚钱。比如多伦多股份利用当年P2P的热度,更名为 “匹凸匹”,第二日开盘便涨停。基金公司也有利用这种非理性对基金进行更名,比如过去如果成长型基金受到市场追捧,那么将自己的基金改为“xx成长基金”便会吸引更大的资金流入。

有意思的是,根据研究和调查,颜值也是非理性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媒体报道的CEO,颜值每增加10%,就职时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将增加1.17%。“市值管理,也可以从颜值管理出发。”颜值的能力还不止于此,据研究,在P2P借贷中,看起来可靠的人确实不容易违约。目前,一些借贷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已将客户样貌纳入自己的风控体系。

投资者心理:风险偏好中的心理“偏差”

风险偏好偏差来源于三个原因:

1)参考值依赖:人们在盈利和亏损时风险偏好不同;

2)亏损厌恶;

3)对小概率事件高估发生概率。

参考值依赖最直接的表现是导致投资者产生处置效应:过早地卖掉盈利的股票并过长持有亏损的股票。在幸福指数上也是一样,曾经有个实验室通过扫描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反应的激烈程度来量化人的开心程度。实验发现如果发生了亏损事件,但得知朋友亏损的更多时,被实验对象的腹侧纹状体反应和盈利时的兴奋程度无异,此时被实验对象的参考点从钱本身变为了朋友,说明了参考点一旦发生转移,参考值的变化导致人的幸福感会有很大的差别。

亏损厌恶表现为人对亏损1元的郁闷程度远高于盈利1元的高兴程度。耶鲁大学的校医院曾用猴子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受过训练的猴子分成两组,分别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决定是给猴子香蕉,还是从猴子那里拿走一根香蕉。实验结果表明同样是一根香蕉,猴子得到获得的兴奋感要远小于失去的失落感。结合上述谈到的参考值依赖,就有了上述谈到的不理性买卖股票的“处置效应”。这个效应导致投资者每年要亏损3.41%。而股神巴菲特每年平均可获得高于大盘5.8%的收益。所以,普通人为了应对处置效应,可以采用量化交易和动量策略。这类策略因为本身是反人性的,因此可以规避掉一些偏差,并且在市场上表现较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