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提到“场景金融”,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多是消费支付场景。这类场景本身在信贷业务经营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消费行为伴随着个人信贷需求,成为个人金融服务重要的市场切入方式及风险管理模式。相较于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的现金贷业务来说,场景金融多了场景信息与支付需求的支撑,可以实现对资金用途的监控,一些场景本身还意味对客户群体的选择与圈定。“场景”确实为金融服务的触达方式创新以及风险管理手段的丰富能够带来诸多益处,但如培训、医美、租房等这些前期备受追捧的消费场景,在实际开展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又都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场景对金融业务来说是否真的有用?场景金融的下半场方向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要“抢场景”

金融机构为何纷纷争夺优质场景?这就要从场景对于金融业务所起到的作用谈起。

首先,通过场景可批量获取客户的需求。从客户营销角度而言,客单价较高的消费场景内潜藏着众多有信贷需求的精准客户,这些场景可成为金融机构批量转化客户的入口。目前除了单笔支付金额较高的场景嵌入了金融服务,也出现很多对于小额高频消费提供授信的金融服务。

其次,用户特征聚焦。同一类场景下的客户特征比较一致,消费能力大体相当,具备类似的消费需求。因此,切入一个恰当的消费信贷场景,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批量获取到那些机构想要定位的人群,而无需在整个市场上大海捞针地寻找符合金融机构发展目标和准入标准的人群。举例来说,家装场景中的个人信贷客户,多数是为自有住房进行装修,具备购买自有住房的资金实力,在本地拥有稳定居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场景中蕴含着风险管理的抓手。场景中的客户资质、消费需求、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等信息,可用来对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进行判断,防止欺诈、骗贷;可以用来对客户资质水平进行评估,预测客户还款能力;同时,控制交易和资金流向,形成了资金、信息、商品的闭环。一些场景平台本身具备客户粘性,从而使金融机构能够多维度的获悉已借款客户的贷中、贷后信息。

场景金融下半场

正是看中了场景的众多优势,金融机构纷纷加入了争夺优质场景的竞争中。在之前的场景争夺战中,很多平台更看重场景的客户量、客单价,即重流量转化能力。但场景自身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如果缺乏相应的业务安排与风控安排,还是可能会发生获客成本上升、有效转化率下降、或风险爆发等问题的。伴随着前期一些“热门”场景的风险暴露和业务出清,场景金融已经开展步入了下半场。

细分场景的精耕细作

巨头流量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收窄。一些拥有庞大客户流量、较为优质的业务场景,合作门槛在不断抬高,拥有场景的巨头们也通过布局金融牌照自行拓展金融服务能力。加之受限于经营战略考虑、平台客户管理安排、以及合规性要求,场景平台生态圈内的大量的数据与动态行为信息,并不能全部透明化披露给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对场景信息的挖掘存在不充分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得不开始考虑另辟蹊径,拓展服务广度,在各类广义场景中寻找可能的金融服务切入点,“衣、食、住、行、游、学、玩、美”,各个细分领域以及垂直平台都将可能成为下一个优质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场景下的业务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安排、运营策略等均需要具有适配性,通常在不同场景下会具有明显差异,并不是通过简单复制即可快速拓展业务渠道与业务规模的。当金融机构与众多跨领域的场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对金融机构自身的产品差异化能力、业务流程管理、风险管理、IT系统支持,都提出较大挑战。细分场景的精耕细作,还需要依赖金融机构后台硬功夫的打磨,并非简单易事。

不可忽视的线下场景

场景消费金融发展前期,线上流量红利带来的规模效应显著,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与业务平台都紧盯电商等线上场景,线下消费场景似乎成为了高运营成本的代名词。但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更多的垂直场景在同步构建自身的线上、线下生态体系。加之移动互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赋能线下场景的线上化,打通线下实体渠道与线上金融服务的通道。

再谈线下场景,已不再是简单的驻店式获客模式,而是一个线上线下共融生态,不仅要打通O2O的客户导入渠道,更是要打通客户线下线上的行为,既能够将客户自线下引入线上,还能自线上回归线下实体渠道,立体式提供用户服务,刻画用户需求特征与行为表现。

场景产业链

场景金融下半场最为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场景已经不再局限于终端消费,场景垂直化发展是未来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伴随数字化进程,金融场景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个人客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建立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的。把数字金融下沉到从生产制造、货运仓储、批发零售、终端消费这整条产业链中,将数字化推进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打通从生产制造到消费服务的价值链,形成从消费到产业(C2B)的生态协同。

这不仅仅极大的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更丰富了依托于产业链上下游的风险管理抓手。通过打通产业链信息,勾稽分析产业链各级主体的资金往来、信贷需求、真实经营情况,降低在消费金融、小微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但不得不说,产业生态下的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零售、小微、对公等不同业务条线的划分,同时由于产业链上不同主体所需的金融服务是多样化,不仅仅是信贷融资方面的,需要金融机构对自身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进行整合协同。在风险管理领域,也需要综合布局、全盘考量,充分挖掘从消费到产业的场景风控抓手。

总结

场景金融下半场是金融机构比拼内功的赛道,谁真正能走出去、沉下去,充分挖掘着市场上的细分领域场景,提供更为适配的金融产品服务与运营模式,建立切合业务实际风险点的差异化的风险管理策略流程,才能早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