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在五部委出台政策后,各地纷纷响应。为了应对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北京市政府用上了区块链,在《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为参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确权融资服务。借助区块链技术,能使金融服务恰到好处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吗?

真实数据共享

疫情之下,让很多中小企业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是企业获得现金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过去,一些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是由于银行缺乏评估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与信用水平的数据信息,即使有一些数据,也会被银行垄断以此牟利。

举个例子,企业A生产服装,在接到企业B订单后,发现不够资金采购原料,于是拿着合同和订单凭证去找银行C借款,银行C根据订单真实性和企业征信情况,进行放贷,待企业A收到企业B剩余款项后,再把本息还给银行C。看起来很简单的流程,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主体之间的互不信任。银行C验证企业A的资料真实性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能够为参与主体提供共同协作的平台,降低机构之间的信用协作风险。因为链上信息的可追踪和难以篡改,主体之间的数据可实现实时同步和共享。以上面的例子,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企业A、企业B、银行C把各自的信息上传到链上,在企业A接到企业B的订单或者其他贸易行动时,银行C作为一个见证者十分清楚。当企业A拿着信息去找银行C融资时,因为减少了银行C验证资料的成本,企业A能够快速拿到融资。

产业数联新纪元

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打通与共享的讨论再次被热议,也是基于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随着数字科技、网络通讯、云服务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走在了数字化转型的路上。将企业内部的生产、采购、支付等通通数字化、系统化、自动化,是企业自身内部经营管理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内生动力,而在此过程中,也为对外合作的模式创新与快速融合打下了基础。供应链上的生产、采购、支付、仓储、物流,除了线下实体的物料组织外,同样的也形成了线上的看不见的数据流沉淀和积累。这些产业链内生的变化,成为了产业数联的重要基础。

当前的产业互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将线下的产业链或线下的交易放到线上就行了,产业互联是基于实体互联之上的数据互联。基于数据的打通,能够形成产业链多级上下游之间的勾稽关系,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的数据共享,加之金融维度的闭环管理机制,能够支持产业链参与各方以真实的订单交易背景为基础获得融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模式:

模式之一,核心企业信用在链上逐级流转,解决供应链上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简单来说,有了,一家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也可以轻松凭借“甲方的甲方”的付款承诺来获得融资支持,而这个“甲方的甲方”就是链上的核心企业,具备较高信用等级。模式之二,则打破单纯的核心企业信用分享模式,而是要统观链上多级数据,打通从B2B2C(企业-企业-终端客户)或者B2P2C(企业-平台-终端客户)的数据链条,从生产、销售到消费终端的数据信息得以勾稽验证,从订单、交易、物流、仓储等维度充分验证,基于数据评估产业链上各企业的信用情况,加之一定的业务管控手段,从而支持产业链上的参与主体获得金融支持。

区块链或推动金融行业升级

传统供应链金融领域在缺乏金融科技的帮助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要求核心企业提供担保或小微企业提供抵质押以防范风险,监督过程管理等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等详尽尽职调查,即持续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这些做法成本高、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流通的成本,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有望成为打破信息孤岛的桥梁。信息所有权目前被各类巨头们所垄断,这种垄断及其衍生的商业模式正在挤压和侵蚀大众的隐私和权益。打破这个垄断会引起商业模式的颠覆,而适应不了这个变化的企业则像恐龙一样会被时代淘汰。区块链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领域,可以应用在金融、保险、电商等很多行业,可以说区块链技术会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看来,区块链在对外贸易、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她说,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落地,可以将垂直行业的数据进行整合。如果可以在各个行业沿供应链打通数据,不仅可以提高管理运营效率,也可以更好解决没有资信的小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整个行业升级。

监管部门保驾护航

本质上讲,去中心化在性能上是赶不上中心化的,但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去中心化在信息交换效率方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同时从技术来说,存证验真等业务使用的安全技术早就实现了,信息交换亦可以用标准来统一。简单说,技术本身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需要在业务场景中融合嵌入。而业务场景的应用需要场景内的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数据平台等打破原有合作模式,发现新技术带来的业务模式、服务效率、运营成本方面的革新与优势,打破所谓的数据垄断,主动去填平这些数字沟壑。当然,这其中也需要监管部门的大力引导,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引导新技术的应用,同时明确合规的行为边界;从监管科技上验证和监控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为区块链技术在场景中应用保驾护航。

监管部门可以设立区块链节点,随时检查,可以不依赖传统的飞行检查,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监管部门的穿透式监管更容易实现,更多的金融机构可以安心服务实体经济,区块链技术加强了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提高金融机构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同时,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方式,可以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推动了供应链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隐患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而区块链解决了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可信难的问题。不过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个过程中,相信区块链能够发挥更大价值。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