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尽管此次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但像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公司却能够从中受益。如果餐馆、酒吧和当地商店永久关闭,而基于应用程序的线上平台吸引了大量顾客和工作岗位,那么当我们在疫情结束后重建脆弱的经济时,这种趋势可能很难逆转。这些科技巨头在集体性休克面前利用公众的恐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经济可能会被不稳定的工作、垄断的技术平台和半自动化系统所主导,这样的未来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哪怕是在危机的时候,也总有获利的一方,我们目前面临的不断升级的全球疫情亦是如此。对卫生纸制造商和连锁超市来说,它们从此次冠状病毒疫情扩散中获益颇丰。但从长远来看,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亚马逊以及类似的科技公司。

早些时候,这家在线零售商宣布,它将以每小时17美元的最低工资雇佣10万名员工——比平时高出2美元——以帮助满足来自社交距离较远的顾客的爆炸式需求。当然,此时美国经济的其他大部分领域都陷入了混乱:航空公司空座率剧增,酒店里空空如也,小企业受到重创,服务业也不得不大规模裁员。服务员、调酒师、发型师、当地的店员——数百万美国人发现自己已然处于失业状态了。亚马逊自己也跟提供非必需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断开了联系,影响了上下游的无数企业。

美国财政部长Steve Mnuchin警告国会说,如果不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预计此次疫情结束时,失业率可能高达20%。五分之一的员工表示,他们被解雇了或被迫缩短了工作时间了。餐馆正在迅速倒闭,金融信息公司Moody’s Analytics估计,美国近一半的工作岗位都将面临疫情的冲击。

亚马逊很清楚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并将经济作为其招聘宣传的核心。亚马逊全球业务高级副总裁Dave Clark在公司的招聘公告中写道:“我们也知道,由于疫情的大规模扩散,许多人在经济上受到了影响,酒店、餐厅和旅游等领域的缩减了工作岗位,部分员工不得不暂时休假。我们希望这些人知道,我们欢迎他们加入我们的团队,直到一切恢复正常,他们的前雇主能够重返工作岗位。”当然,根据Covid-19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这种情况很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在这样可怕的情况下,亚马逊本周的举措可能会被证明非常具有先见之明和象征意义:当地传统小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价值将永久性地转移为通过在线平台分销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巨头那里,既不可靠,也非全职——这就是我们的经济的“亚马逊化”(Amazonification)。

这种经济的亚马逊化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多年来,消费者就在从购物中心和精品商店转向网络零售商,这一趋势一直备受人们焦虑和关注。如果非说说有什么偏差的话,那就是变化的速度比许多人担心的要慢。毕竟,在对亚马逊主导地位的担忧成为主流很久之后,沃尔玛仍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亚马逊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实现仓库自动化,这一目标正在取得进展,但目前还没有对普通工人的就业岗位造成威胁。然而亚马逊在2019年在这一领域下了大功夫,就目前看来,这种由冠状病毒推动的需求和订单激增可能会加速其在零售市场的霸主地位。

尽管亚马逊新增10万个工作岗位对失业率飙升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这种转变所象征的意义却值得注意。

一般来说,小企业手头的现金只够维持27天不破产——当2009年经济衰退全面爆发时,当地近200万个小企业工作岗位消失。而今天,在线电子商务架构更加复杂,并准备吞并它们的客户。这一次,如果小企业倒闭,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是企业倒闭潮。举个例子,大部分书店已经在为维持经营而苦苦挣扎,冠状病毒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爆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Powell’s Books书店——长期以来一直是亚马逊(包括线上销售)的主要替代商——正在裁掉大部分员工。

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类似发展机遇的科技公司。Instacart、沃尔玛和Shipt的应用程序下载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苦苦挣扎的送餐服务公司Blue Apron的股价周二上涨了70%。

如果餐馆、酒吧和当地商店永久关闭,而基于应用程序的线上平台吸引了大量顾客和工作岗位,那么当我们在疫情结束后重建脆弱的经济时,这种趋势可能很难逆转。而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首先,亚马逊化意味着更多地依赖于不稳定的兼职劳动力,比如季节性的、可替代程度高的仓库工人或送货司机,他们工作时间长,没有任何福利和社会保障。当然,我们不仅在亚马逊看到了这种情况,在Lyft、Uber、Instacart和DoorDash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即随着病毒的蔓延,那些感觉不舒服的工人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让自己和其他人冒着感染的危险去上班,要么呆在家里,没有工资,也没有保障。在公众的强烈抗议和政治压力下,像Instacart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对生病的员工采取一些象征性的帮助措施:员工们可以获得带薪病假,只要他们签订了有官方指定的疫情期间的特殊合同就行。不过,如果你不是好莱坞的大明星,也不是NBA的首发控球后卫,那就祝你好运吧。

亚马逊化还意味着对平台的垄断控制,这些平台可以一时兴起成就企业或者毁掉企业。以亚马逊宣布将暂停所有非必需品的发货为例,其中许多非必需品来自第三方卖家。这是对无数小企业的又一次打击,显示了亚马逊对那些依赖其平台寻找客户的公司的巨大影响力。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理论家Langdon Winner的“技术就是立法”一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一决定对成千上万人的生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亚马逊控制着规则,其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我联系了亚马逊,试图了解决定什么是必需品(从而能够在其平台上销售)和什么不是必需品的标准。该公司并没有解释个一清二楚。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决定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如一位卖家所写的,“亚马逊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在危机来临之际摧毁了数千个工作岗位,而且没有提前给出任何警告,简直是荒谬绝伦,预计那些即将破产的卖家会提起诉讼”,《Vice》如是报道说。

亚马逊化也可能最终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减少。该公司正致力于实现一种自动化的愿景,旨在激发投资者的信心,激发公众的幻想,并阻止劳动者鼓动加薪。亚马逊曾表示,其仓库将在2030年实现完全自动化,而它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几乎无关紧要。当然,它在机器人和生产力软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某些任务,比如产品分类,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另一些任务,比如从货架上取货,还没有实现自动化。与此同时,大规模机器人化的潜在威胁压低了工资,因为工人们被劝阻不要组织起来,并面临被替换的威胁。全面自动化的承诺为亚马逊带来了资本的青睐。毕竟,一个完全高效的无人物流公司是所有企业的梦想。

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次,美国的许多公司会抓住疫情蔓延的好机会,引进节省劳力的机器和新的自动化措施——这样一来在疫情结束时,简易装配的公司的生产线和自动化工作的工作场所可能会完全改变。像谷歌这样的公司也在大规模部署软件自动化。

毕竟,现在是试验企业自动化的理想时机——引入替代工作的机器和程序的不利之处是,它往往会引发社会不安和焦虑。但是,如果某种全球流行病爆发的话,这些企业立刻就会以此为借口然后抓住机会,接下来在你抱怨之前,你的工作就会被移交给某一种算法了。(要是机器或算法实际上根本无法完成你的工作,也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大量的工作在被自动化完成的一塌糊涂之后,人们还得辛辛苦苦地善后。)

最后,亚马逊化将意味着私有化和科技部门接管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冠状病毒危机之前,亚马逊已经在酝酿筹备大规模的医疗保健业务,与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和Chase银行合作,为员工开设了一个初级保健诊所,名为亚马逊保健(Amazon Care)。在疫情期间,亚马逊关怀正在探索如何与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合作,在华盛顿州提供检测包。

这或许是对技术休克主义(techified shock doctrine)——Naomi Klein发明的术语,指的是企业如何在集体性休克面前利用公众的恐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次直接反映。一家私人科技公司改写了规则,在灾难中填补了政府无能留下的空白,并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毫无疑问,让营利性企业来提供公共服务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健康问题时,密歇根州的Flint市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但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这一新的经济现实,如果我们在冠状病毒带来的恐惧和混乱中让亚马逊和它的同类得逞的话。

我们不难看到为了抗击冠状病毒而采取的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商店和餐馆停业,街上空空荡荡,人们不得不居家,忍受失业的风险——并看到一个可能被亚马逊主宰了零售和在线商务的未来(好吧,仿佛真的世界末日了一样)。就我个人知道的,我身边已经有至少有六个人失去了工作,对许多人来说,此次疫情本身可能仅仅只是灾难的第一阶段。

正如冠状病毒可能让我们对自我隔离的白领工作的未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企业和消费者应对疫情的方式可能也预示着雇佣劳工的未来,即可能会被进一步分散化、不稳定化、被算法驱动、部分自动化,并为少数几个庞大的公司服务。那些已经裁掉了员工、实现了自动化、用零工工人填补了空缺岗位的公司,可能永远也不会再招回那些失去的工人了。经济可能会被不稳定的工作、垄断的技术平台和半自动化系统所主导,其程度甚至可能比现在更大。然后整个地球的亚马逊化时代才算刚刚开始。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