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4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公布上海银保监局关于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核准注册资本50亿元,又一消费金融巨无霸要诞生了,这是一个重磅新闻,但不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新闻,毕竟在陆金所宣布与P2P分手之时,就已经有相关消息传出。

消费金融牌照,在“全民放贷”的时代是多么的珍贵,这不只是入场券,在监管日严的今天更是保命符,但纵观当前获批的不到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背后大股东无一不是雄霸天下或一方,极少的民间金融科技公司佼佼者如玖富、闪银、萨摩耶金服能够进入持牌消金公司的股东之列,消费金融好像成了一个有个好爹,才能参与的游戏。

这种现象有外因,也有内因。

在金融科技诞生之初,监管缺席,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而且参与者良莠不齐,金融牌照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另外一点就是消费金融主要出资人本身就有极高的门槛,民间金融科技又有什么能力染指呢?而且就资金成本而言,几乎没有人能够媲美银行,这或许是为什么银行多能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

相比于外因,内因直接的多:金融科技公司普遍业务单一,无法形成协同,且业务规模普遍不大,如果不是P2P网贷中广泛存在的资金池和714高炮的暴利推动,或许连一点光都无法发出,而极少数的才德兼备者也被行业裹挟进了寒冬。总结来说,金融科技领域中有一群人,有能力而没有好爹。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曾经金融科技公司要么已经落幕,要么成为以跟随者、参与者的形式延续,但都无法再成为执牛耳的存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商业是资本的游戏。金融科技最终靠“拼爹”走完了第一个周期。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