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直以来,我们常常听到关于金融场景高频与低频的争论,也正因为如此,银行越来越关注用户与流量。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银行对流量的理解,过度依赖高低频的划分,甚至以追求高频流量为数字经营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这恐怕并不准确。

从大的原则来看,流量频率的高与低,并不直接决定数字经营的好与坏,低频流量也可以创造大量价值,高频流量也有可能带来低效的运营结果。因此比高低频更关键的,是流量的质量。而评价流量质量的依据,是用户需求运营空间的大小,包括需求的起始状态、持续交互的时长、可运营的方式与权限等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问题来说。

互联网什么时候要高频流量?

互联网早期追求流量,是因为商业模式短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高频流量与用户是核定其价值并持续引入资本、持续经营的关键指标,也是持续运营创造价值的关键,自然对高频流量的获取是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根本。

但是高频流量就一定带来盈利吗?我们也都能看到绝大多数互联网,在未形成极高的活跃用户量级以前,虽然收入增长可观,但采用“合法”的途径开展经营,盈利水平仍然承受较大压力。毕竟流量的规模效应还没有显现。

高频流量的背后一定是需要丰富的变现手段,去转化尽可能多的用户,从而实现盈利,但是为什么互联网流量可观,但是金融产品的合作却不多呢?

监管虽然是一个原因,但核心原因还是在于,金融固然好,但需求远不如日常消费品,单靠金融难以满足长尾用户流量的运营需要。

所以,在今天互联网进入商业化阶段,就形成了一种平衡,金融转化收益高,但是转化率低,互联网接入需求并不强烈,商品转化收益低,但是转化率高,互联网甚至渗透至实体经济中,自建产品体系挖掘更大收益。

在市场经济的取舍中,不同的交易属性会通过筛选实现相应的价值,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的互联网流量经济,普遍应用在消费品电商交易中,真正用在金融领域的还是很少,前几年P2P发展的结果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把金融做成消费品流量运营模式势必会放大风险。

银行获得的高频流量质量如何?

有很多银行在发展线上渠道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渠道的使用频次,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高频消费,高频权益,因此“登录有礼”、“便利店补贴”、“缴费特惠”、“食堂打卡”、“早点优惠”的营销方案层出不穷。

但是有些问题却似乎没有回答清楚,流量因何而来?流量因何而留住?花钱补贴来的流量真的创造了价值吗?

流量汇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补贴羊毛,例如有价值的产品,例如有价值的内容,从银行当前拉取流量的产品服务来看,绝大多数的流量来源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与内容服务无关,主要是产品和羊毛。

很多人会忽略流量背后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会直接影响流量的后续运营。例如:登录银行渠道本身就带有办理某一业务的明确需求。去便利店就带有消费某一商品的明确需求。吃早点就有吃完赶紧上班的明确需求。

产品和羊毛的需求都很相似,就是短平快,获得即结束。场景的本质也是一样的。

在传统厅堂营销的背景下,产品和羊毛的作用更大些,只要你来,我就可以通过“人”的因素,在5-10分钟的聊天中让客户被动接收信息,以激活潜在的金融需求。但是线上服务的过程中,这种交互的时间甚至小于6秒钟,明确的需求满足后,流量的粘性就会快速降低。在外部场景中,没有银行营销人员的深度介入,如果没有场景运营方的深度捆绑,结果是一样的。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需求,在线上服务中比线下营销更为明显。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获得流量不是这个时代的难题,流量做得高频并不难,留下流量,延长交互时间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银行需要什么流量?

银行的流量运营思维,从大类上来看首先要看流量的属性,一类流量是金融产品的流量,一类流量是支付的流量,还有一类流量是公关的流量。

(1)金融产品流量

金融产品不同于消费品,金融的需求不产生于“逛街”的过程中,你绝不会因为闲得无聊所以去逛银行,然后选择某一金融产品服务,金融需求产生于特定的条件下。

因此,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信贷,撬动金融产品的需求一定是低频的,而低频流量的运营,最核心的是准确性。

通过准确性创造价值的条件有三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产品,正确的人。因此人绝对不是无意义的寻找,而是在成熟的流量池中,通过对应的兴趣偏好产生的正确时间,来锁定正确的人,最后给到正确的产品。

所以如果想要主动出击实现线上流量的经营转化,找到大基数且持续活跃的流量池,研究精准营销匹配,会比在传统电子银行渠道体系内经营运营流量更有效。(除非电子银行渠道本身已经具备丰富的粘性流量基础,这涉及到产品的定位,不再赘述。)

(2)支付流量

支付流量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交钱-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服务-结束交易。所以支付流量的运营空间非常狭窄,总体需要依靠持续的优惠权益运营。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支付流量是否有价值,不仅取决于支付场景,还取决于支付工具,以及工具背后的产品逻辑,甚至后者更为重要。

支付流量的价值,一方面来自于用户端银行卡结算的收益,一方面来自于商户端的金融服务,如果我们把支付流量用来撬动渠道活跃,就要想清楚撬动“什么渠道”的活跃,以及花多大成本创造多少的价值。因为短时、高频的流量,并不能撬动大多数非成熟渠道的活跃,也难以解释清楚对价值创造的综合贡献。

(3)公关流量

这类流量没有明确的交易转化需求,更多的作用是持续维系市场关系,拉取用户在市场感知层面的关注。这种流量需要更为广泛的覆盖面,尽可能降低年度单用户触达成本。

总结来说,银行业传统的“流量观”,是锁定在自建渠道的范围内,这种流量获取的瓶颈,会因为渠道产品的设计思路而不同。

今天的“流量观”,更要从自建渠道,延伸至全市场流量的范围中,当流量唾手可得,用户习惯于所见即所得,流量经营自然也就进入了新的范式,而金融因为其服务的特殊性,自然更加关注流量的识别与服务的供给,交易的闭环。

过分考虑流量频次的高低而去发展自建渠道的流量,而忽视全域流量及渠道定位,可能难以达到数字化经营的根本目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