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用户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的浪潮在过去十年奔袭不止,伴随的还有我们生活中多种场景的进化甚至重塑,出行市场也不例外。因此,本文聚焦于第三方支付对网约车场景带来的影响,从生活、行业、经济、社会四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同时也明确潜在风险并构思规避方案。

Part 1 对生活的影响

1.1  部分缓解了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让传统需要在线下进行的叫车行为可以全部转移到线上进行,这实际上增加了居民叫车的便捷性。传统的线下叫车、线下支付环节,往往需要居民具备足够的现金甚至零钱,因此当居民临时出现叫车需求时,传统的线下叫车方式往往会对居民产生一定限制。而线上支付与出租车场景的结合刚好解决了该问题,哪怕居民身上没有带现金或者零钱,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完成用车。

同时,在传统场景下,在用车高峰期往往会存在叫不到车、司机任意加价等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情况。而通过线上支付,消费着可以根据自己用车的需求来进行灵活调价,通过加价、消费的方式让自己的叫车需求更快的得到满足,缓解供需矛盾。同时,在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下,司机乱加价的行为也容易被查处,有利于规范司机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体验。

1.2  使部分高端用车需求得到满足

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里,出行产品单一,多为出租车运营公司运营的标准化服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市场消费升级,传统的出租车的乘坐环境和司机素质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服务诉求,尤其是部分消费者,如商业用户的高端用车需求。根据罗兰贝格和首汽出行合作推出的报告,仅在2015年,中国整体出行需求已经达到了28亿次每天,其中约车/专车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0.9亿次每天。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块高端市场的规模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大。根据易观的《2019年网约车市场分析报告》,网约车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三年整体增长超过400%,专快车占比超过70%,同时还预测未来专车市场将于2020年整体业务规模再增长近一倍。足以可见高端用车的市场规模之大,潜力之巨。

移动支付在此背景下出现,恰好拓宽了消费者对于出行服务的选择空间,为差异化的出租车服务提供了土壤。一方面,传统的同质化出租车服务不能够满足居民的高端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高端用车服务往往需要由汽车租赁公司开展,消费的便捷性、性价比都大打折扣。而移动支付恰好给专车、约车等高端出租车服务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如今,消费者可以提前在线上进行专车预约,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支付一定数量定金,在使用完该服务后再完成尾款的支付。消费者的高端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消费体验也得到了保证,避免了大额的现金交易。

1.3  简化支付流程,减少现金交易容易出现的找错钱、假币等问题

在传统的出租车场景下,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这种场景:在夜晚的酒局后搭乘出租车回家,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给师傅现金付款,自己却头晕脑胀,看不清计时器上的价格数字,好不容易看清后,又迟迟找不到钱包,打开钱包后只能凭借着车里昏暗的灯光费力地找出合适的金额进行支付,最后还没来得及清点师傅找回的零钱就被匆匆赶下了车。这实际上体现了现金支付在部分场合的不适用性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

传统的支付流程包含了“找钱——给钱——找零——清点——装钱”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有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比如因为涉及到计算而出差错较多的找零环节,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对于司机来说,一天要清点大量的现金,也难免会出现纰漏,收到大量的零钱,如何保管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而移动支付的出现无疑是优化了双方对于支付的体验。过往繁琐的支付流程如今被简化成了“核对账单——手机支付”两个环节,同时由于账单计算都由移动端完成,因此也不会出现找错钱等情况,就算找错了钱,还能够根据支付记录进行申诉找回,用户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得到了提升。对司机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利好,不用担心客户支付的是假币,也省去了繁琐的找零工作,同时在每天下班前清点日收入的时候也更加方便,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总,而不是一张纸币一张纸币地数数。

Part 2 对行业的影响

2.1 第三方支付结合网约车软件,打破传统出租车行业模式

在过去的打车出行场景中,乘客通常需要在路边搜索空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同时也长时间空载在路上边开边寻找客户,行业资源利用率较低。此外,客户也可以选择通过出租车电话呼叫总调度中心,在接线员的帮助与订单录入后,业务中心调度指派司机。在这样的模式下,电话调度效率较低,存在电话报地名的定位方式易出差错,接线员人数有限,接单数量有限等问题。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有效的结合了网约车软件。网约车软件为客户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打车服务,作为最先出现的应用场景之一,帮助用户培养了第三方支付软件的使用习惯。第三方支付作为网约车软件的重要环节,提供了更便捷的支付方式,两者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运营模式。

随着网约车及移动支付软件的加入,除出租车外,顺风车、快车、专车等新的模式逐渐加入出互联网出行行业,多种形式网约车的出现逐渐取代了原先黑车和商务用车的地位,并抢占了原先出租车、黑车、商务用车的部分市场份额。

图1:2015-2022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易观《2019年网约车市场分析报告》

2.2 “第三方支付之战”推动网约车竞争格局不断演变

2012年,滴滴打车和快的上线,同时一批类似的产品如摇摇招车、大黄蜂打车、嘟嘟叫车、百米打车等三十余种软件涌现。2013年,Uber在中国试运营。2013-2014年,滴滴等公司加大补贴打价格战进行市场推广,竞争极为激烈,除几大龙头,其余小网约车公司少部分被收购外,多家均倒闭。截止2014年5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占总体累计用户市场份额98%以上。滴滴打车市场份额达到68.1%,快的为30.2%。

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滴滴出行、Uber和神州专车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滴滴出行以8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有较大优势。2016年8月滴滴收购 Uber 中国,在移动出行领域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网约车的竞争格局由此逐渐落定。

在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变背后,背后实则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此前,各网约车平台不断推出补贴,吸引用户使用软件,离不开资本“烧钱”的支持。腾讯投资滴滴,一方面也是看准打车服务与移动支付的结合机会。滴滴打车接入微信支付,促进微信支付有了移动出行支付这一重要使用场景,成为微信支付最初的推广途径之一,并迅速发展成为支付宝的最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同样看重出行行业的移动支付,同样投资滴滴,帮助阿里完善移动支付生态圈。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竞争通过资本力量推动了网约车行业的竞争格局转拜年。

2.3 提高行业运行效率,重构共享出行模式

网约车,包括网约出租车、快车、顺风车、专车等的兴起提高了整体行业的运行效率。网约车为出行用车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平台,解决了乘客资源与车辆资源的不匹配问题,帮助出租司机更好的规划路线,帮助乘客更明确的预约用车地点与时间,精准匹配两者需求。同时,快车、顺风车、专车等多种选择模式,对应了不同类型乘客的需求。

顺风车、快车、专车等模式的加入为出租车行业提供了新的运力,调用了大量闲散车辆,重构共享出行的行业模式。我国国内长期实行牌照数量管制,与市场的需求相比运力较低。2016年我国出租车保有量140.4万台,增速仅为0.8%,相比出租出行的人数增幅较低。此外出租车的空驶率也有所上升,2012-2016年间,我国出租车空驶率从29.7%上升至32%。专车、顺风车、快车的加入大幅提升行业运力,使共享出行优势充分发挥。

2.4 提高行业运行效率,重构共享出行模式

第三方支付结合网约车平台可以直接开具电子发票,避免了出租车临下车前仍需路边停靠等待打印发票的情况,第三方支付使路边停靠的环节更为短暂,避免给交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方支付账户直接划款,之后在系统中一键开具电子发票的功能也避免了纸质发票事后遗失、多张发票混淆的可能性。同时,电子发票可清晰明了的显示了乘客的始末地点,在报销中方便审核出行的始末地点是否符合公司的报销规定。若电子发票直接联动公司报销系统,也将为报销环节带来极大的便利。

Part 3 对经济的影响

3.1  网约车提高城市出行效率,推动整体经济运行

网约车通过第三方支付模式提高了民众的出行效率。一方面,网约车通过第三方支付大大缩短了乘车过程中的支付时间,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乘车体验。另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将传统的招手叫车模式转变为全新的网约模式,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为需要用车的客户调配附近最便捷的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某一时间段的用车,从而高效便捷地满足了客户的出行需求。因此,利用第三方支付的网约车平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

出行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的全方面运行。在各行业、各地域密切联系的今天,社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交通与互联,而出行的便捷化大大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例如,网约车模式有效解决了商务出行、白领通勤、旅行租车等需求,从而促进了商业、金融业、旅行业等行业的发展,对整体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3.2  数字化模式可复制性强,拉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

网约车平台最早在一线城市诞生,但在中小城市发展迅速。网约车基于第三方支付的数字经济模式在各个城市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即只要一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备的互联网、移动终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即可推广,因此滴滴等网约车平台迅速进入“下沉市场”,开始在中小城市的发展。

网约车的数字经济模式同时产生了较强的外溢性,拉动了中小城市其他领域的数字经济发展。由于网约车平台的触及面广,顾客和司机都是城市的普通百姓,且他们使用平台的频率较高,因而网约车的普及提升了中小城市居民对数字经济的认知度和接纳度,为数字经济的推行提供了机会。

我们发现,虽然数字经济发源于在大城市,但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下图对比了2017年8月各个省份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数字经济指数环比增速,我们看到虽然北京、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绝对值较高,但欠发达地区的环比增速和大城市相当甚至更高。因此,数字经济正在快速拉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有积极意义。

图2:各省份数字经济指数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8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2017.08)

3.3  第三方支付降低入伙门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使网约车平台与传统出租车公司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在传统出租车行业,乘客与司机通过现金结算,出租车公司难以监控司机的实际收入,因此公司往往采取份子钱的方式向司机收取单次的固定费用,而这一较高的一次性支付要求给经济济基础较差的司机造成了压力。相比之下,在网约车平台中,乘客和司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网约车平台可以可靠地监控司机收入,因此其收费模式往往是抽取提成,且抽取比例相对较低。

图3:出租车运营收入分账

资料来源:百度

根据2018年滴滴公布的抽成比例,平台抽成大约在20%左右,而根据出租车司机和相关数据计算,传统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可能占到司机收入的30%-40%。通过第三方支付模式,网约车平台降低了司机的进入门槛,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图4:滴滴平台抽成比例

资料来源:搜狐

3.4  平台形成资金沉淀,逐步进军金融领域

网约车平台的支付模式使平台可以形成资金沉淀。以滴滴为例,平台乘客在付费后,资金会通过第三方支付实时进入公司账户,但是平台司机一般是通过周结的方式领取收入,因此资金有一定的沉淀期。考虑到平台庞大的用户和订单规模,公司账户内可能形成大规模资金沉淀。

资金沉淀为进入金融类业务提供可能。依托数字经济的平台往往在逐步发展成熟后考虑将沉淀资金用于金融服务,如支付宝的余额宝业务。2018年,滴滴上线了首款金融产品-滴水贷,为平台司机等特定用户提供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的贷款业务。2019年,滴滴金融服务再次上线一站式“网约车金融”服务平台“全桔”系统,涵盖保险、理财等多方面金融业务。

若各大网约车平台以及其它基于数字经济的平台利用资金沉淀和平台流量进军金融领域,则可以有效解决短期的、下沉市场的金融需求,大大激发我国的金融活力,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Part 4 对社会的影响

4.1 支付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三方支付技术减少安全欺诈性问题发生的概率

传统的出租车场景使用现金交易,无论是乘客端还是司机端,都容易发生社会性安全事故,典型场景如抢劫、绑架等。线上化平台支付,使得交易不涉及现金,减少了抢劫事件发生的几率,从而改善了社会整体的治安情况。同时,现金模式交易产生的假币、劣币等欺诈性交易给司机带来了麻烦。电子化的交易解决了假币流通的问题,网上第三方的信用背书使得交易快捷、顺利和安全。

  • 无纸化线上交易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传统的出租汽车行业报销需要开具小票和行车单,以便于企业员工完成报销工作。网约车线上平台的大数据系统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了完整的行车记录,以便于发票的集中开具。发票报销单的集中开具,或者未来可以直接对接企业的税务系统,减少了纸张油墨的浪费,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 无接触服务模式减轻社会卫生健康服务压力

现在疫情阶段,各行各业都流行无接触服务的口号,第三方支付所带来的无现金话交易使得司机和乘客的物理接触可以降低到0。乘客不需要从钱包里拿出现金给到司机,司机也不再需要找零的环节。纸币转手频率非常高,很难追踪纸币上所携带的病毒和细菌,所以第三方支付的功能非常间接的保护了司机和乘客的个人健康,从而减轻了社会卫生健康服务机构的压力,在乘用车环节减少了疾病的风险暴露。

4.2  基于支付技术的网约车平台对社会的影响

  • 提高社会运转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对于网约车平台,如滴滴、Uber、嘀嗒、曹操新能源和首汽约车,移动支付技术是其技术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没有第三方支付技术,网约车平台可以运作,但是缺少灵魂。因此我们也考虑因第三方技术而产生的网约车场景本身对于社会的影响。网约车平台产品矩阵丰富,深挖了传统出租车行业无法覆盖的社会需求空白,提升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从而提升整体社会经济运转效率,增加了个体福利从而积累的社会总福利。典型的例子为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充分利用了闲置的私家车运力,挖掘出了新的供给侧力量,从而通过大数据信息化AI算法匹配技术,帮助顺路的乘客搭成上合适的私家车司机的车辆。提高了社会运转的效率,增加了社会福利。

  • 基于供需预测,实现司机收入最大化

利用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基于全天的供需关系和出行行为数据的预测,合理安排运力提高了司机接单的效率,合理协调了城市内部的出租车、快车、专车和豪华车的业务关系,合理优化了司机的行车路线和最优接单匹配方案。

  • 网约车平台持续加码安全措施,线上化监控提高乘客安全系数

传统的出租车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安全保护环节。虽然网约车诞生之际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但是随着行业技术的推进、政策的指定和企业保护措施的全面落地,网约车平台有效的提高了乘客用车的安全系数。滴滴出行、美团和首汽约车从报警、行程分享、司乘拉黑、安全中心、审核检验和行程保护等多个环节为乘客提供了便利。

表1:各网约车平台功能介绍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Part 5 网约车支付互联网化的潜在风险分析

5.1  网约车支付互联网化的潜在问题及风险

  • 电子账户财产安全及信息安全风险

目前主流的出行平台都未自行开发支付系统模块,主要的支付模式仍由用户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主要第三方平台借助其支付系统完成。为了简便身份及实名验证、简化支付流程,许多出行平台都要求或鼓励用户绑定第三方支付账号,得到获取用户信息和免密扣款的权限。由于出行平台的质量良莠不齐、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因此客户的电子支付履约行为信息及用户画像信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存在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时将电子支付账户接入一个新的免密支付场景也增加了用户的电子账户财产安全风险暴露。

  • 支付时间差导致潜在的账单争议问题

与传统用车(尤其是出租车)的现金即时结账相比,网约车的电子支付往往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即服务完成到用户完成支付之间的间隔周期更长。有相当部分的用户的出行App在打到车后就关闭,直至下一次出行时才打开并完成上一次出行支付,这个时间差导致的一个可能的问题是账单争议。由于未对账单进行及时的沟通及核对,用户可能对账单部分科目(如过路费、停车费等)或账单的真实性(如绕路、司机未及时结束订单造成超额收费等)产生疑虑,造成潜在的争议风险。同时,由于中间的时间间隔及客服的介入,该类争议的协商及解决将花费更高的成本。

  • 支付时间差导致的司机回款账期加长及坏账比例升高风险

支付时间差造成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更长的收款账期及更高的坏账比率。传统的即时现金结账支付方式能够保证司机在完成服务后能够收到现金报酬,维持现金周转;但由于第三方支付时间差的存在,许多用户无意或有意地在完成出行行为后选择不付款,拖到下次用车时完成支付。一些新用车平台在积极获客之时忽略用户质量及用户身份确认,导致用户质量偏低,出现许多新用户用车仅为了攫取新用户红利,在之后的订单中故意不完成支付的情况;这在成熟的出行平台也并非罕见。因此,司机收款平均周期的延长和不确定性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司机端的现金周转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司机的坏账风险,造成更大比例的潜在坏账损失。

  • 电子支付场景的全面推及对用户受众造成限制

目前的主流出行平台的主流产品(如滴滴快车、首汽约车等)都仅支持在线电子支付这一种支付形式;而出租车等传统现金支付的用车场景也因为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引入而大大提高了电子支付的比例,导致许多出租车司机甚至都不备现金及零钱,完全依赖于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普及的初衷是完善支付场景,为支付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出行支付的全面电子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平台的用户受众造成了限制——仍有相当比例的用户习惯于现金支付,或出于特定的需要不能采用电子支付(如不接受电子支付凭证作为报销凭证的单位的员工因公出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所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全国的成年人中电子支付的渗透率为82.4%,仍有相当部分人群未被电子支付捕捉。支付形式的单一化可能极大地影响这类用户的支付体验(如乘坐出租车但司机并没有零钱提供找零),或直接将这类用户拒之门外(因年龄、用户习惯等因素没有电子支付账号的用户无法在滴滴等出行平台完成约车)。

5.2  网约车支付互联网化潜在问题及风险的解决思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解决电子支付潜在风险,可以从如下思路出发:加强支付安全及用户信息保护;缩短出行服务—支付时间差;加强新用户审核,提高用户坏账成本;完善支付体系,不完全排除现金支付场景。

(文/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2019级金融硕士 劳越 郭子捷  郭子敬 田镇嘉 杨谨瑜)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