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三步走,来展开今天这个话题。
现象一。有个别企业享疫后政策春风,拿着便宜的融资资金来套取利差。
- 企业负债端:部分企业通过贷款、票据、短融等方式,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
- 企业资产端:投向收益率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是结构性存款,特别是结构性存款,相较其它理财,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相对稳定。
从个别公司的案例来看,有些利差可上200BP。
“愉见财经”早在两个月前就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可点击跳转专栏《企业手握大把闲置资金却继续申请贷款,反手就买理财》。个别企业在这遇冷的疫后市场,其实并没有真实扩张产能的冲动,实际也不需要贷款,倒腾只为套利。
央行数据显示,4月结构性存款余额达12.1万亿,再创历史新高。环比来看,当月结构性存款余额新增4719亿,连续4月呈现增长的态势。
现象二。监管开始规束,对结构性存款的“压量控价”。
比如,6月4日,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排查,发现部分企业一边获得低利率贷款,一边进行套利行为,比如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甚至投资股市等。对资金“套利”等违规行为,北京银保监局将严查、重罚,确保资金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注意这里点名了结构性存款。
又比如,据多家媒体,近期监管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对结构性存款压量控价,主要针对的是对公结构性存款。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监管窗口指导,要求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于今年底前,将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压降至上年末的三分之二。
听说部分银行已开始拟定结构性存款压降计划,并尝试用其它负债资金予以替代。
当然除了旨在打击资金套利行为外,监管此举也是为了降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
现象三。聊到这里再来个脑回路,既然有些企业没有实际资金需求,那套利空间被封堵后,对市场融资需求会否形成拖累?
江海证券债市策略的确关注到了这一点,分析称:由于下游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并不强,一旦结构性存款受到约束,叠加监管对企业套利行为进行打击,投资意愿不足的背景下,实体企业对信贷的需求可能也会随之受到冲击。
因此江海证券债市策略预计未来信贷和社融也将面临一定的回落压力。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