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今年5月开始,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奠定了线上贷款业务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对围绕线上贷款业务所形成各项生态进行了规范。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还下发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对于围绕线上贷款、助贷平台的信用保险业务也进行了规范。

2020年已过半,未来的线上贷款业务、助贷应该怎么做?与助贷业务深度绑定的信保业务还有没有前景?今天,结合政策,从业务角度盘点一下上半年的助贷行业。

一、2020年仍是线上贷款业务的“黄金之年”

从2020年初,《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网传版”开始流传。从整体上来看,很多观点认为,2020年是线上贷款业务发展最为黄金的一年。从“网传版”来看,政策等于给商业银行线上贷款业务下了明确的定义。不仅如此,还对助贷平台、融资担保业务、大数据风控等给出了政策指引。

整体上来讲,从行业宏观角度来分析,监管还是鼓励线上贷款业务的发展,线上贷款业务可以做,但是要按照政策导向去做。之所以说2020年是线上贷款业务最黄金的一年,除了政策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互联网金融开始,线上借贷的业务经历了将近8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化。并且互联网金融催生出了“大数据风控”等技术。再者,互联网金融虽然在前几年爆发出一定的风险。但是,目前随着监管不断收紧,出借存量不断降低,“投资端”势必会被砍掉,但是转型助贷和网络小贷也必然是大势所趋。

第二、从市场上来讲,现在越来越多的小额借款,消费金融、小微企业借款都是趋于线上化。借款场景、应用场景也能够有效的支撑起线上借款业务的发展。虽然,整个生态尚处在初期阶段,但是这同样也是未来的趋势。

第三、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讲,目前也已经进入了“流量时代”,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助贷平台对于流量的需求增加,对于流量的争夺愈发激烈。并且,目前已经进入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的所有项目中,也有不少“线上贷款”项目进入到监管沙箱中。目前能够看到,线上贷款业务已经在应用金融科技。

所以,2020年确实属于黄金的一年,虽然年初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导致行业逾期率略有上升。但是,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小,政策的不断完善,逾期率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并且,近期监管发文对“逃废债”进行重点的打击,能够夯实信用基础。

那么,围绕着线上贷款产生的助贷,以及信保业务又应该怎么发展?

二、一切以风控为核心,助贷生态更应该打造风控闭环

从业务形式上来讲,助贷是线上贷款业务的中间环节。虽然政策明确规定,助贷公司不能替代金融机构做风控,但是助贷机构确实能够给业务带来不小的流量。

前篇提到了,目前金融业务也是“流量”业务,那么对于助贷平台来讲,流量虽然是有,但是质量未必是好。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如果放开流量做,那么质量不能保证。如果保证了质量,那么势必会淘汰一些流量。

如果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从底层资产中寻找风控点。

现阶段,金融机构与助贷公司的合作还是采用“融资担保模式”或者“信保模式”,这两者政策都做出了规范与约束。

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第五十五条【担保增信】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和不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提供的直接或变相增信服务。商业银行与有担保资质和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合作时应当充分考虑上述机构的增信能力和集中度风险。

也就是说,未来助贷想用融资担保模式做的,必须持牌经营。并且需要考察该融资担保的增信能力和集中风险度。

目前,整个助贷市场使用融资担保牌照的并不算多,大部分的采用的是助贷业务模式中购买“财险”用来增信,也就是常说的“贷款+保险”模式。

《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中提到:本办法所称融资性信保业务,是指保险公司为借贷、融资租赁等融资合同的履约信用风险提供保险保障的信保业务。

那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在借款的时候购买保险?

说到底还是为了风控。

有观点认为:助贷底层的风险性使资金方天然对该业务抱有疑虑,除了通过助贷险等形式进行增信外,助贷机构也可以通过深耕行业,完成一份风控水平好、历史业绩优的成绩单,从而减少对增信工具的依赖。总体而言,助贷业务规模萎缩和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是未来的大趋势。

说到底,就是金融机构对助贷公司找来的客户有一定的风险疑虑,如果加上信保业务那么就等于给客户上了一定的“担保”,毕竟信保业务能够起到担保的作用。

从长远来看,信保政策对规定是一件行业利好,监管并非将“助贷+信保”的模式一刀切,而是要在合规的基础上,让该业务成为规范线上借贷的“好业务”。

业务的本质并不是说要整治助贷搭售保险的行为。是要整治,强制搭售。这需要助贷平台与保险公司共同努力。首先,助贷平台要按照客户的风险等级不同进行划分,虽然不能替代金融机构做风控,但是可以做一些“前置风控”事项。从源头上区分客户的风险等级,如果是客户风险降低,完全可以不需要信用保险,那么如果客户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信用借款的过程中,则需要客户购买信用保险,以此来作为信用担保。

这样就既解决了风控的问题,也解决了整个“强制搭售”的问题。

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与助贷机构合作等于在整个助贷业务线上深度绑定。保险公司也充当了担保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不可分割性。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政策约束是不能事前收费,也就是说不能进行砍头息。而且,要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从这两点上来讲,信保业务还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确实能够解决底层资产的风控问题。虽然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保险公司暂停了与助贷平台的合作,但是从整个市场环境来讲,这并不能阻碍信保业务的发展。毕竟,从“线上贷款”业务角度而言,应该允许有一定的试错空间,优化整个链条。从担保属性上来讲,保险公司的承保“容量”还是较为可观,并且这种业务模式也能够直接对于底层借款人进行担保,构成风控闭环。

最后,不管是线上贷款业务还是助贷业务,在“流量时代”的大背景下,核心依然是风控。近期,多部门下发政策,要求对于线上贷款业务的各环节进行公示,并且尽可能的压低融资成本。镶嵌在线上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助贷、信保业务未来应该做到公开透明,贴合市场环境,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要素,丰富整个线上贷款市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