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作为保险行业的老大哥,中国人保是贷款业务领域最活跃的险企之一,尤其是在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上,最近几年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发展。

大风大浪中,新流财经发现,中国人保正在努力开辟进军信贷战场的第二条路径——自营联合贷款。

经了解,中国人保主要通过信用保证保险(信保业务)和消费信贷自营产品两类业务介入信贷领域。其中,信保业务的承保金额在2019年已达到1.34万亿元。

2017-2018年,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爆发,中国人保的信用保证险收入同步快速增长,2018年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到130%,但到了2019年就急转直下。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和2020上半年,受到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风险压力影响,中国人保的信保业务在18个月内录得亏损共近60亿元,已严重影响公司整体收益情况,一度踩下刹车。

但与此同时,中国人保并未就此止步信贷业务,于今年初上线了其自营消费信贷产品“保e贷”。

“一增一减”的操作,折射出中国人保的信贷逻辑已然发生改变,自主运营产品的思路正显现。

避免贪大求快,人保求稳转向自营产品

新流财经日前发现,中国人保APP中的“保e贷”已明示其合作伙伴——渤海银行。

通过向其客服了解,现阶段“保e贷”仅合作渤海银行一家,采取联合贷款的模式,暂且向特定人群开放,未来会逐渐扩展服务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位网友均反映称,自身为“人保寿险客户”以及“多年人保车险客户”,且“无任何征信不良记录”等资质条件,但在申请“保e贷”授信额度的操作中被告知产品暂未开放。

通过相关测试,目前能够明显感知到“保e贷”仍处于试运营阶段,现阶段其背后的运作逻辑显得“小心谨慎”,对客户资质的审核严苛程度颇高,这或许是中国人保有意为之,在信保业务的前车之鉴下,自营消费贷产品避免贪大求快。

今年初左右,中国人保在其中国人保APP中上线了其自营消费信贷产品“保e贷”,最高申请额度为30万元,使用周期12个月,采取特定邀请制。

彼时,“保e贷”并没有显示其有相关合作金融机构,放款端可能来自于中国人保旗下的孙公司——重庆人保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人保小贷)。

资料显示,人保小贷成立于2017年底,注册资本1亿元,由中国人保全资子公司人保金融服务公司(人保金服)100%控股。2019年初,人保小贷注册资本增资至3亿元。

当时有市场声音称,中国人保的“保e贷”有可能是以助贷模式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导流或增信服务,因为此前中国人保参与到消费金融领域主要是以增信渠道的方式展开。

但根据近期已获得“保e贷”授信客户的界面显示,放款机构标示为“人保小贷&渤海银行”,可以得知“保e贷”并非纯导流助贷模式,而是联合贷模式,这也意味着中国人保正转向自营消费信贷业务,将自身管控范围延展至消费信贷产品定价和风控的核心领域。

不过,从消费金融行业层面而言,联合贷款现阶段正受到“4倍LPR”的利率上限影响,行业盈利空间遭到大幅压降,导致互金机构纷纷调降产品终端利率,部分机构更是暂停新增业务。

在这背景下,人保小贷选择联合贷款业务,业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保e贷”才刚刚上线,余额规模不大,仍可以通过联合贷或助贷的模式推动业务发展;

二、虽然人保小贷可能会包含在最高法定义民间借贷的范畴内,但是中国人保仍可以通过内部增资的方式,降低小贷资金成本,所以仍然具有盈利空间。

此外,中国人保体系内的保单客户也具备价值深挖的潜力,只要中国人保能够自主进行风控,外界相信其能够甄选出一批优质信贷的客户群体,这有别于过往保险公司通过相关保险产品切入消费信贷市场。

吸取“信保险”教训,险企的信贷业务逻辑已改变

事实上,中国人保踩坑信用保证险业务的事例,仍令市场对险企切入信贷行业心存疑虑。

“此前保险公司主要通过信用保证保险或助贷险参与消费金融行业,但大部分险企通常只顾着赚通道费,风控基本没管过。”处理过这类不良资产的人士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2018-2019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4%和97%,连续两年成为其增长最快的险种,至2019年该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比例已提升至5.26%。

而截至2019年末,中国人保信用保证保险金额已达到1.34万亿,增速和规模都非常可观。

由于中国人保强大的信用背书能力,其信用保证保险产品能够在设计之初,吸引众多资金方(银行和消金公司),对于互金平台而言,这款保险产品实则更多的表现为融资通道,所以规模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增长。

但2019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险实现保费收入227.67亿元,其承保利润录得28.84亿元的亏损,综合成本率攀升至121.7%,已严重拖累公司业绩。

这一亏损影响在2020上半年的中国人保财报中仍在继续扩大,上半年人保财险的信保业务亏损29.5亿元,综合成本率是达到138.6%,而亏损扩大的主要来源仍是融资类信保业务。

回望过去几年,信用保证保险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爆发而快速做大,一度给众多保险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带来了不少收益。

但在行业周期调整下,其隐含的风险也在近一两年逐渐爆发,而受此影响,今年银保监会已连续发文提示融资性信用保证险的业务风险,为“保险+互金平台”的相关险种业务按下暂停键。

中国人保也早已经暂缓了相关业务发展,2020年上半年,其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43.18亿元,同比下降超六成。

早在2019年下半年,人保财险分别停止承保宜人贷、米么金服、拿去花、飞贷、友信普惠等信用保证保险新增业务;2020年2月,人保广分决定暂停汽车金融贷款保证类业务,并要求各分公司进行整改。

除了多次调整业务之外,中国人保同时对内“调整”了助贷险部门,并且也改进了此前合作银行及互金平台的相关合作协议。

据了解,除了中国人保之外,中国大地保险、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泰康保险等都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助贷险或信用保证保险业务。

不过,这并不代表“险企+消费金融”模式的破裂,其实只要险企具备放贷资质(相关金融牌照),险企仍然可以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掘金消费信贷市场。

中国人保此次转向自营消费信贷产品,也反映出未来险企涉入消费金融行业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相比于通过信用保证险的间接方式,主动把握风控标准的自营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保险+消费金融”仍具有想象空间

实际上,保险公司涉入消费信贷市场远非中国人保一家,包括平安集团、阳光保险、众安在线在内的传统险企和互联网险企都参与之中。

在小贷层面,2010年中国平安已成立深圳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而2016年底,阳光中南财险发起成立了广州惠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同期,平安旗下的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也成立了珠海横琴平安钱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017年底,众安在线旗下众安科技联合香港百仕达成立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众安科技持股占比70%,香港百仕达持股占比30%。

在消金公司层面,2020年初,中国平安牵头成立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占股30%;2015年初,阳光保险参股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持股12%,而最近其持股占比已为0.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险企之外,保险经纪公司也在寻求介入消费金融领域。

新流财经此前报道,互联网保险平台慧择网正公开招聘消费金融业务岗位,拟实现消费金融业务从0到1的落地。

而据相关信息显示,中国人寿也与广发银行合作推出过针对中国人寿体系内保单用户和员工的消费信贷产品。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消费金融”的组合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保险和消费信贷之间能够形成一些业务的相互联动和促进作用。

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保险业务客户的征信情况进行筛选,有利于消费信贷机构开拓客户资源;而在自营业务中,由于险企能够自主进行风控决策,险企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仍可以展开相关险种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其实并未“一杆子打倒”险企的信保业务。银保监会9月21日印发了《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业内认为这是通过规范行业来推动信保业务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尽管目前消费金融对险企而言相对陌生,保险公司也仅是零散地试水消金业务,但从监管层面来看,只要具备持牌经营、合规经营的前提条件,“保险+消费金融”的可行性仍然成立。

此外,未来持牌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将越来越多地切换成分润模式,前者不再进行兜底,后者也不再获得固定收入,持牌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将面临考验。

对此,有保险公司已开始提出引入保险增信的“分润+增信”模式,与持牌机构形成风险分担机制。

实际上,在担保兜底模式之后,消费金融行业也需要保险公司回归增信机构的本质,提供符合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险产品,助力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实现规模增量和风险控制双赢的良性发展。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