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洪偌馨、伊蕾

历次信息通信技术的迭代升级深刻改变着知识或信息传递的速率及范围、 处理的速度及广度、 决策的效率及精准度,从而影响了金融业这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展业方式、风险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以及产品服务体系的构建。

眼下,对于金融业而言,一场以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为核心的技术转型升级战略机遇期正在降临。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跑步进入「新基建」时代。

底层技术变革将直接带来了设备端、场景端与数据端的变革,从5G手机到智能家居普及,伴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和数据维度的迅速扩容,金融机构也应声而动,重构其与用户连接、服务、产品设计和运营的方式。

典型如保险行业,作为一个最早开始触网,也在国内最早获得互联网特许牌照以探索金融科技应用的赛道,5G+让这个传统行业获得了再一次迭代的机会。

上周,众安保险举办了一场主题为「5G新基建 保险智能化」的分享会,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在会上提到,「5G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保险行业也将被重新定义,步入新的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还发布了新书《5G+金融保险的新基建时代》,其中提到了5G时代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5G+时代来临

所谓5G网络,与4G网络相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分别是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泛在网。

前三者都好理解,主要是指网络响应速度提升、低耗高效,而最后一点则是指「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网络存在」,也即我们常说的「万物互联」。比如,5G手机、AR/VR终端、智能家居等各类传感终端,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华为研究院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终端将达400亿台。

从2G、3G到4G,每一次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终端进化带来的核心变革最终都落在了对「数据」的使用上,无论是数据维度的拓展、使用效率和效能的提升还是隐私保护的优化,这也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世界进化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看,5G时代数据收集的实时性及广泛性,实体场景的数字化还原,以及用户触达的实时确认这几个重要特征清晰地勾勒出5G时代的数据特征。这些特征也直接反应在金融业务上,推动了行业的进化。

以数据收集与反馈的实时性为例。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在全球数据的构成中,实时数据的占比接近于零,而至2025年,该比例将上升至三分之一。此外,2019年至2025年,实时数据的量级增长同比要大于非实时数据。

在3G、4G时代,以网络评论数据等为主的主观数据很难做到即时反馈,但在5G时代,实时数据的快速增长为直观地洞察现实世界提供了基础支撑。

王敏也在分享中提到,从静态的历史数据到动态的实时数据,数据的进步推动着各行各业在智能化的道路上高速前行,对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金融业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促进风险防范的连续性、监控的及时性以及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比如,金融机构通过实时风控预防信用欺诈风险,及时检测和拦截异常申请,减少骗贷、骗保等事件的发生;还有随着同业和异业合作的增加、社会化协作趋势增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互联等等。

典型如保险行业,传统保险行业的风控更多集中在保前核保和保后阶段,风险精算使用的数据也大多是沉淀数据或来自于再保的精算数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进一步深入下沉市场,用户信息更加复杂。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在时效性、全面性及成本控制上亟待提升。

而在5G时代,风控系统中实时数据的应用将突破事后风险监控模式,打通线上、线下的交易风险处理流程,实现全渠道风险管控的闭环。这将有效减少重新评估风险的环节,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在提高反欺诈工作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

此外,实时数据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用户交互层面,相比于之前从用户到机构「延时」反馈,机构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终端即使感知用户的需求,比如银行网点的客流量、用户等待时长等,及时作出调整。

2. 重构产业链

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要素的优化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金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不断进化与迭代。

就像4G时代到来推动金融机构在移动端重塑与用户的连接方式一样,5G时代同样带来了交互「场景」的改变,典型如银行5G网点、保险业VR、AR用户教育与营销等,这不仅是交互方式的改变,更是商业逻辑的变迁。

以金融业的视角观之,传统的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从线上入手布局,而5G时代物联网下的金融价值链致力于将线上线下进行融合,通过智能终端对线下各场景的物理触达实现数据流、信息流的统筹,进而对线下分散的场景进行整合,并提升线上金融服务的体验,助力实现金融服务提供商全局性、生态化的切入。

更进一步说,如果说4G时代最具标志性的竞争是以跑马圈地式的「互联网流量竞赛」,那么5G的革新则是从对流量的关注转移到对用户的关注,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用户体验全旅程的关照和用户的价值创造。

聚焦于保险行业来看,这种改变也在逐渐成为机构差异化竞争的焦点——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附加值的体验,避免被迫陷入「价格战」。其核心以解决用户核心需求为本,以一系列新兴技术(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手段,重新架构保险企业的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系统的服务解决方案,而非单一产品。

王敏也提到,在数字化时代,保险服务将能化被动为主动。借助精准化运营、个性化的产品、优质用户体验,保险公司能够主动满足用户「量身定做」和「情感共鸣」的需求,在同质化竞争中提升附加价值。

众安在去年对于「健康生态」的战略升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将互联医疗服务与健康险产品相融合,将众安互联网医院的门诊服务纳入到保障范围,提供了融合医疗门诊、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医疗信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种将保险+线上医疗+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健康生态从低频保障到高频服务的升级,也实现了线上+线下场景、服务与运营的覆盖。

而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本身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化,可以基于商业价值主张灵活地构建商业形态以快速满足市场的动态需求。

3. 保险科技的「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整个产业链的重塑,保险公司们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互联网保险诞生以来,结合用户需求痛点开发场景化保险是各保险公司的战略之一。5G+背景下的保险场景,拥有传统保险场景所不具有的双层特性,表层是物理世界的场景化保险服务,深层则是场景化数据的发掘、留存及价值的利用。

场景细分化与碎片化的技术原因是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智能终端形成的硬件实体流赋予保险更多的应用场景,智能终端背后的数据流则为场景化保险服务、营销、运营与风控注入了新的养料。

眼下,各机构都在加速布局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前者作为智能运营的重要环节,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操作及数据的自动处理,在执行海量高重复性、规则固定的跨业务系统操作时发挥优势。

而在RPA的部署中引入AI技术,对原有运营流程进行重构,则是将智能运营提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尤其是在5G网络时代,AI技术的数据来源进一步拓展,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设备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在数据量、场景激增的同时,RPA+AI将极大提升这些流程的处理速度并降低成本。典型如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的医疗发票识别、车险录单文件等,一面将保险公司从需要大规模人力投入的环节中解放出来,一面挖掘出海量场景与数据中的新价值。

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的原有业务得以不断优化。依托于更精细的风险评估、更好的运营能力,传统的风险评估体系下会被拒绝承保的项目,通过实时数据的补充评估后,有可能得出新的评估结果,将原本不在服务半径内的客户纳入服务范围。

平台还可以利用数据预测消费者偏好和行为,将消费者与特定产品相匹配,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风险定价,提高客户转化率与留存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此外,新技术还在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比如智慧居家安全技术、智慧医疗等可穿戴设备和监测系统的普及,就在进一步推动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止于传统意义上保险产品的购买和赔付服务,而是一整套监测、服务运营和管理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让金融机构不仅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市场需求、触达潜在用户,更有了应答用户综合需求的能力。

就像王敏在演讲中提到的,「以往,保险着重于对用户某个特定场景下的需求进行深挖,在一个入口提供一种服务,」王敏说,「未来,用户传达自身真实需求的渠道会更多、更完善,保险诉求的表达上也会更清晰、更具体,保险公司将以主动风险服务的方式重新构建与用户的链接。」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