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据白皮书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当日,人民银行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有关内容。

试点场景超132万个 累计交易金额345亿元

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规模有序扩大,应用领域也逐步拓展。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受邀白名单用户已超1000万,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个、对公钱包351万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笔、金额345亿元。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132万个,兼顾线上和线下,涵盖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政务缴费、税收征缴、补贴发放等领域。

将制定专门的监管办法 交易信息的收集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

范一飞介绍,在隐私性方面,数字人民币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原则,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过度收集,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人民银行内部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防火墙”,通过专人管理、业务隔离、分级授权、岗位制衡、内部审计等制度安排,严格落实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管理,禁止任意查询、使用。

在合规性方面,数字人民币适用现有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国际标准及国内法律要求,同时,还将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制定专门的监管要求。

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 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

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问题及其与实物人民币的关系,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指出,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与实物人民币都是央行对公众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数字人民币将与实物人民币并行发行,人民银行会对二者共同统计、协同分析、统筹管理。

罗锐表示,中国作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民族融合、区域发展差异大的国家,社会环境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年龄结构、安全性需求等因素决定了实物人民币具有其他支付手段不可替代的特性。实物人民币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

点击查看:《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