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期,某直播带货行业头部大主播逃税被罚,一时间该事件冲上热搜,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据澎湃新闻消息,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公布了对某网络主播偷逃税的处理结果。该主播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13.41亿元是什么概念?拿法学界赫赫有名的院校举例,根据官网公布的数据,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的总预算经费为9.86亿元、华东政法大学的总预算为8.60亿元,而西北政法大学21年的预算为3.83亿元。也就是说,某主播此次被追缴、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的数额,甚至足以支持一个高等院校数年的建设和发展,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对于该主播逃税一事,行政处罚之后,是否还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想必大家都有此一问,今天飒姐法律团队就以此为契机,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样的行为可能构成逃税罪,望伙伴们以某明星某主播为鉴,依法纳税,远离刑法风险。

01 何为税收?

我国公民纳税的宪法义务来源于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根据国务院官方给出的答复,税收指的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据此,我们对税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1)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

(2)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公权力。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征税的。

(3)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4) 征税行为必须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进行。

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强制性指的是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的形式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三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02 何为逃税罪?

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从《刑法》条文表述来看,并非所有偷逃税款的行为都会构成逃税罪,其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会受到刑法的制裁。要构成逃税罪,纳税人,在积极要件方面要同时满足:(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以逃避缴纳税款;(2)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到较大标准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者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达到巨大标准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

在消极要件方面至少要满足其中一个要件:(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以逃避缴纳税款,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依然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2)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

从逃税罪的构成要件来看,其入罪门槛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刑法给予了偷逃税款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在未经税务机关行政处罚前,行为人即使满足逃税罪的积极构成要件,也不能据此定罪处罚。

03 某主播在受行政处罚后,是否还会构成逃税罪?

根据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有关负责人就某主播案件查处情况答记者问可知,目前查清的,某主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主要偷逃税款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个:

(1)通过隐匿其从直播平台取得的佣金收入虚假申报偷逃税款;

(2)通过设立上海某企业管理咨询中心、上海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虚构业务,将其个人从事直播带货取得的佣金、坑位费等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企业经营所得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

(3)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收入,未依法申报纳税。

其行为已经符合逃税罪的第一个积极构成要件,即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以逃避缴纳税款。但该主播所逃避缴纳税款数额是否达到较大标准并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或者数额达到巨大标准并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目前我们无从得知。

同时,数额较大的标准认定上也有分歧,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纳税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数额较大的标准应是一万元。

而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七条【逃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因此,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据此被认定为五万元。

而依据某主播所在地,浙江省高院印发的《关于部分罪名定罪量刑情节及数额标准的意见》第四十七条: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5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因此,关于逃税罪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是有一定争议的,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外,某主播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还取决于其(1)是否有能力首次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2)是否曾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写在最后

在当下,直播电商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费常态,也成为流量明星和头部主播将自身流量变现的最好途径,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个财富神话和商业奇迹。但明星和主播们也应当遵守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赚干净的钱、干净的赚钱,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