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俄乌事件,我们看到未来的科技战,将会覆盖从基础软件辐射至芯片、半导体、网络、安全、电脑、电信设备等等,甚至到了我们以为可以放心使用的开源软件。

因此,构建国产基础软件自主可控的紧迫感,在2022年达到了顶峰。

而作为维持国家稳定的基础设施之一,金融行业的信创建设,也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信创最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及IaaS层的私有云平台建设,也成为了2022年诸多金融机构的规划与建设重点工作之一。

在东方林语看来,一个体系化的金融信创建设,需要包含政策维度、技术维度、管理维度、商务维度等多维度多视角的系统工程。

从金融信息化管理者的角度,在着手信创建设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更多管理层面的需求。

这里,就从金融信创云平台的规划上,东方林语先站在管理者视角,从管理维度给大家分享一下面临的五点困难与挑战。

第一,面对信创云平台审慎选型,避免建设失败的挑战。

由于金融信创各类技术产品成熟度差异较大,且技术发展动态变化,缺乏清晰明确且相对稳定的技术标准和选型要求以及实践参照。

因此,金融信创管理者往往要基于最佳实践来进行相对成熟的产品选择,即要求云平台具备较多的金融实际落地案例背书。

同时,信创云平台由于能够降低底层硬件基础平台路线的选型风险,也成为信创项目选型时需要重点参考的依据。

第二,面临信创云建设、管理碎片化和运维困难的挑战。

由于金融机构基于自身规划通常会分阶段、分场景建设多套并存的、版本不一、架构各异的云平台,即便同期建设如果分别采购虚拟化、SDS、SDN、云管、容器等不同品牌的产品组件,也将带来无法深度融合协同的碎片化问题,进而导致运维难、使用难、升级难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影响金融信创应用的深入推进。

因此,金融信创管理者对信创云平台的一体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云平台本身具备SDC、SDS、SDN以及容器、云管等重要模块能力,并做到信创架构和传统架构的能力趋同、管理一致,叠加信创运维经验完善云平台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第三,面临信创云平台建成即落后、上线即孤岛的挑战。

参考目前部分金融机构基础架构云平台建成之后的使用体验,云建设面临建设即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信创云平台架构僵化,能力固化,不能根据业务应用的深入,业务场景的拓展,新技术应用的需求,保持云平台的平滑升级和功能持续扩展的能力。

信创云平台能否实现平台能力演进、新技术及新场景的灵活匹配,有效避免建成即落后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通过开源开放的框架快速集成三方生态产品,实现业务应用的跨多云运行,有效避免上线即孤岛的问题。

第四,信创云平台面临大规模私有化部署情况下的稳定支撑挑战。

云平台作为金融机构基础架构集约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将面向大规模落地的私有化部署场景。

一方面,金融信创云已经从最初的项目制建设转变平台化建设,规模从小规模发展到中大规模,从小场景演进到重要场景、多场景平台化支撑,从服务有限对象到支撑规模化客户,这对于金融信创云在资源规模和种类、网络架构、安全体系、稳定可靠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云平台规模化之后,金融行业的综合核心关键系统、信贷业务系统、渠道业务系统、风控及数据整合分析系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上线,对于云平台在复杂业务能力支撑、大规模平台建设能力、双轨业务支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信创建设工作面临供给侧云集成能力不足、建设经验欠缺的挑战。

金融信创云从项目建设走向平台建设,传统集成模式固化的建设思维将会影响建设的步伐和方向,搬箱子和筹资金的实力不再是信创建设的主要能力。

从战略高度上,更需要合作伙伴在云集成方面具有信创咨询、顶层设计、产品选型、系统集成、适配验证和服务保障等能力,同时具备云平台产品实力,在金融行业具备大量客户实践,以满足金融机构持续建设和完善的建设模式。

总结来说,云计算是新基建的中枢,它承载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创新应用,从而拉动数字新消费,云平台是新基建投资转化消费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云平台建设,加速新基建创新应用,带动应用层面的产品形态、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从而拉动云服务承载的数字经济,为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强大的助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