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案例名称

江苏省联社E+会员体系

案例简介

随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银行业不断加强客户分层运营管理。江苏省联社依托E+会员体系,充分分析客户习惯、属性特征、关键行为等形成标签数据,实现对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消费习惯、不同金融需求客户的差异化运营,满足农商行客户精细化经营的需要。

依托E+会员体系,江苏省联社将持续围绕培育价值客户,提升客户综合贡献运营目标,促进电子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创新技术/模式应用

1.低延时、高可用,客户体验最优化。

E+会员体系根据数据访问特点设计多级缓存机制,将数据量小但访问频繁的活动数据缓存到本地缓存中,将会员参与活动次数等会员维度数据缓存到分布式缓存中。此外,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还设置了各自的线程池大小,并合理规定线程任务队列,以保证系统的最优化。通过多级缓存和多线程匹配的技术,E+会员体系具备了低延时、高可用的特点,实现了客户体验的最优化。

2.云原生、大数据,信息数据全量化。

基于容器化的云原生大数据平台,E+会员体系可以快速处理和存储全行各类数据,包括资产负债数据、业务开通数据等,并通过数据汇总和分析,构建全面、准确的E+会员体系。

3.集数据、挖数据,客户信息标签化。

E+会员体系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会员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发现会员的消费习惯、偏好等关键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采用标签化技术,对会员的属性、行为、偏好等信息进行编码和分类,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让E+会员体系更好地了解会员需求和行为模式,为会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项目效果评估

1.培育价值客户实现精细化经营

目前,银行电子银行业务面临高频交易金融场景较少、流量变现难的问题,银行要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精细化经营,就要从年龄结构、交易特征等维度,综合研判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匹配消费贷款、移动支付等业务产品充分了解客户特征和需求。通过会员任务的设置,引导用户使用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完成用户到客户的转化,实现流量到价值的转化,满足精细化经营客户的需要。

2.推动渠道整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农商行以县域为主战场、主阵地,50岁以上的手机银行客户数占手机银行客户数的44.28%。这部分客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点是高频、小额,对线下服务依赖度高。针对这样的客群特点,应借助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线下更好地融合,农商行在不增加现有获客营销费用的前提下,推动线下营销体系线上化。可以通过E+会员体系将农商行的开门红、吸储等营销活动放到线上设置为会员任务,引导客户通过线上完成会员任务,线下自主领取营销礼品,提升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

3.升级客户体验增强使用黏性

客户通过完成E+会员任务,可以增加使用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频次,使客户在银行沉淀下来大量的日常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及时洞察并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真正实现手机银行的“千人千面”。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一步地通过对客群进行分层分类运营和精准营销,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增强客户的黏性。

4.激活长尾客户提升单客贡献

一是提升长尾客户的贡献度。通过建立E+会员体系引导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全面激活和提升长尾客户的业务价值。二是提升全行金融产品的客户使用率、回报率。通过分析E+会员各等级的资金使用习惯,进行精准营销,向目标客户推荐农商行特色的信贷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及服务,带动全行业务发展,提升单客户贡献度。

项目牵头人

严军 电子银行部产品设计团队高级经理

项目团队成员

刘远、史宏奕、高宗菲、刘亚东、王巽、吴玲玲、王潇滟、朱小琳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