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有自媒体大V透露,网络平台即将实行“前台实名制”,引发大众关注。具体而言,即“在10月底之前,100万粉丝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2月份,5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前台展示真实姓名;10万粉的自媒体账号,在后台完成身份证实名认证,且在前台展示职业信息”。与此同时,该消息也得到了其他自媒体大V的确认,并表示,“前台实名制不是平台方的决定,而且最终是要落地的。”

网络实名制这个问题飒姐团队也遇到过,在我们注册某自媒体平台打算发布法律相关视频时,平台同样要求我们提供诸如真实身份信息以及律师执业证等职业信息。实际上,网络平台“实名制”的规定由来已久,相关的立法初衷也是为了确保网络安全。而随着互联网用户体量的增长,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网络平台实名制的要求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今天,飒姐团队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与网络平台实名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这些规范目前的实施现状,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监管思路与框架。

电信实名制

在网络实名制前,我国先是实行的电信实名制。2013年7月,工信部发布《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境内电话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具体而言,即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手续,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需要如实登记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

2015年9月,根据《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我国实行了“史上最严”的手机实名制,要求电信企业各类实体营销渠道在为用户办理入网手续时,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核验用户的居民身份证件,并通过系统自动录入用户身份信息。

网络实名制

毫无疑问,电信实名制相关文件的出台及落地,成为了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基础。2015年2月,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这是我国首条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规定。进一步理解,该条规定的具体内涵是网络平台的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应当使用真实姓名信息,以“实名状态”进行注册。然而,其实名信息仅仅被保存在后台,在网络平台的前端页面仍显示其虚拟昵称。可见,“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监管思路为当用户触犯法律时,可以通过其后台的实名信息追踪到具体行为人,使其难逃法律规制。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网络实名制的范围。根据《网络安全法》第24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除此之外,2017年公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22年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都遵循了对网络用户“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监管要求。其中,《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的第12、13条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合理范围内展示个人用户互联网协议(IP)地址归属地,展示公众账号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归属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目前,这一要求已经得到落实,网络用户的IP地址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得到展示。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开展互联网“清朗行动”,要求网络平台“以适当方式公布入驻 MCN 机构及旗下账号的名单,在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该账号所属 MCN 机构名称”。可见,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的进一步监管,用户真实信息在网络上公开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即使仍未实现真正的网络实名制,而监管思路也不再拘于“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前台实名制”?

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前台实名制”,则是与以往传统监管思路截然不同的模式。虽然目前只是从自媒体大V中传出相关信息,但并未有相应的官方文件明晰这一说法,也只有在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中寻得一定踪迹。同时,部分大V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信息,即“前台实名制”不仅只对粉丝达到一定体量的自媒体实施,而且主要在时政、娱乐、财经等领域的自媒体进行落实。可见,这一举措仍是以确保网络安全为出发点,针对性地对不同体量、不同领域等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自媒体进行监管。而实际上,一些领域的专业自媒体早已打出其真实名号,以增强观众对其输出内容的信任度。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即使这一举措经过官方文件确认并最终落地,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写在最后

目前,我国网络用户规模已达10.79亿,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以其优势为我们带来的价值,也在另一个方向成为刺向每个人的“利剑”。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侵权事件已屡见不鲜,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上产生的损害已经蔓延至线下,造成实质的损害,且严重程度不亚于现实生活中的危害行为。对网络监管的思路改变已是大势所趋,清朗的网络环境也值得我们期待。有关“前台实名制”的监管规范,飒姐团队将会保持关注,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最新消息。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