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美国开放银行业正面临一个重大的监管决策:消费者金融保护局(The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提出新规,将允许第三方机构在获得客户许可的情况下访问其银行的金融数据。该提案试图解决数据隐私性和数据滥用方面的风险。在美国监管机构决定是否、如何以及何时允许开放银行业务之际,欧洲的开放银行业已推广了账户对账户(Account-to-Account,A2A)支付业务,美国市场由于监管框架的缺失和公众对信用卡的普遍偏好,A2A支付发展缓慢。

尽管信用卡支付在美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A2A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标准化支付方式,同时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更多选择。对于银行等机构来说,开放银行所带来的数据可以帮助其增强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而消费者也将会从潜在的更低成本和更好的客户体验中受益。该文考察了北美银行业的现状及开放银行业的特征,描述了A2A在这一格局中的潜在角色,并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文章预计,到2026年,A2A支付将为美国市场处理约2000亿美元的消费者对企业(C2B)的交易,其他类型的支付交易可能会更多。

数据聚合和银行业的转型

数据聚合商在开放银行和A2A支付的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可以说这些机构抬高了交易方对支付效率和体验的期望值。当消费者在登录界面同意共享数据时,数据聚合商就会从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中收集数据。聚合商早期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对银行网站进行屏幕抓取,这引起了银行的安全担忧和消费者的隐私担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型银行开发了应用程序接口(API),以提供更安全、更无缝的数据共享体验。这种基于 API 的开放银行方向的转变改善了消费者的整体体验,同时也推动了美国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浪潮。

数据聚合商主导的模式让大型银行更接近“账户信息服务提供商(AISP)”式的开放银行,并已解决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提出的大部分监管问题。但考虑到市场规模,监管政策的放松对银行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报告预计,到2027年,北美支付收入预计将达到8000亿美元,全球将达到3.3万亿美元。

然而,信用合作社、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对监管放松的态度较为谨慎,这些机构代表了美国87%的金融机构和大约20%的资产。他们呼吁CFPB考虑采取更加渐进的实施方式。虽然管理启用API的费用可能是一些金融机构的动力,但分阶段的实施方法可能会减缓采用速度。

A2A支付的挑战与机遇

对于商家而言,A2A支付能帮助其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安全性。A2A支付的每笔交易都由消费者的网上银行进行认证并实时进行,这消除了交易费,商家可以利用降低的成本来提高利润率。因此消费者对企业(C2B)的支付是A2A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报告预计,到2027年,美国A2A支付(消费者在POS端远程操作,不包括任何类型的账单支付,如抵押贷款等)的金额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占美国数字商务支出的约5%

而A2A支付对商家带来的好处有些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这过程中,消费者失去了卡组织的防欺诈保护,也无法享受信用卡提供30天免息还款期等福利。借记卡用户可能会看到A2A支付带来的好处和缺点,但大多数信用卡用户可能只会看到缺点。因此A2A支付的推广行进缓慢。

即使在监管机构消除了A2A支付壁垒的欧盟,PISP体系也存在问题。至今,整个欧盟还没有通用的标准,采用率仍然很低。PISP的特点仍是支付安全性和低接受成本。虽然美国A2A在非卡垂直市场的潜力可能很大,但这些垂直市场之外的商业案例尚未得到证实。

开放银行下的策略与机会

开放银行为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提供了扩大服务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现有银行来说,一是开放银行将允许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金融产品,会对客户进行分流,二是开放银行可使市场定价更为透明,这可能会侵蚀银行的利润率。

然而面对挑战,银行也可以利用开放银行所带来机遇获得成功。一是可以利用数据聚合,提供更全面的客户财务视图,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信用评估和其他更深入的金融服务。二是可以利用API基础设施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供更专业化服务。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外包,通过分销渠道获得收入分成。这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无需在内部开发等方面投入巨大成本。换句话说,银行可以成为“虚拟的”全能银行,同时只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

总之,开放银行业务及其支持的A2A支付不仅能让金融科技公司受益,还能让商家、银行和消费者受益,使交易成本更低、结算速度更快、交易更为安全。推动增长和提高效率的潜力使A2A支付成为银行和商家值得探索的选择。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