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苹果内部取消造车计划的消息曝光,一时间刷屏。十年梦碎,百亿美元打水漂,苹果造车失败,团队面临着转岗或者裁员。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此消息,并配上了“致敬”和“点烟”的表情包做回应,同时在电动汽车分析师的内容下,马斯克留言“一家汽车公司的自然状态是死亡”,以示造车太难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网易科技《态度》栏目表示,造车体系相对来说是非常复杂的,除了智能化技术还需要有机械和电动化的概念,苹果在这些方面是缺少有效积累的,苹果取消造车,转向AI,我们认为苹果应该是要在智能化方面做更多努力,给汽车赋能。

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朝阳认为,苹果放弃造车业务,最主要的原因是锂电池科学和技术尚未成熟到满足汽车的所有场景。另外,国际上包括北美对电动车还有较大的争议。特斯拉也在警告称,今年的扩张速度将“显著降低”。

关于苹果取消造车对造车新势力的影响,崔东树认为一定是有影响的,苹果努力了10年都没有造出车来,别人努力可能也很难造出车,相信其他产业资金进入汽车行业会更加谨慎。

苹果取消造车的同时,来反观一下大洋彼岸的中国,虽然造车如火如荼,但也已经进入了淘汰赛,已经有企业陆续破产,倒闭。

“造车挺不容易的,真正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的还是需要像马斯克这种科技狂人。”崔东树表示。

苹果造车,耗资百亿美元,十年梦碎

苹果造车项目虽然保密,但一直有各种消息传出,尤其是人员的变动和战略调整,发布时间也一再的推迟。

据传,2014年苹果内部正式启动了造车计划,名为“Project Titan”(泰坦),其目标是像设计iPhone一样,从零开始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产品。

为此,苹果四处搜罗人才,动用了庞大的资金,从克莱斯勒、福特、特斯拉等多家车企挖人。

比如苹果挖来了奔驰研发部执行官约翰·荣沃思(Johann Jungwirth)。苹果也从特斯拉挖了好多人,马斯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与苹果的人才争夺战进行了评价,他将苹果称作“特斯拉的垃圾场”。

据说,仅一年时间,苹果就聚集了1000多名汽车专家和工程师,其中有近1/4的员工来自特斯拉。

然而,项目进展并不顺利。2016年该项目的最初负责人之一,一直领导电动汽车发展业务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Zadesky,离开公司。外界也开始传苹果造车项目被大幅缩减,团队转向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软件。

2016年8月,苹果汽车大裁员。超过120名负责汽车操作系统和测试程序的软件工程师被解雇。

2019年初,传苹果汽车团队再次裁掉200多名员工。2021年多位苹果其策划高管离职;2022年在苹果汽车项目上工作了7年时间,苹果汽车团队软件工程项目主管Joe Bass离职。

由此可以看出苹果在汽车项目上的摇摆与纠结。

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就爆料称苹果内部的汽车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并且必须在接下来的3-6个月重组,才可以赶上在2025年实现量产的目标。

除此之外,在战略上,苹果汽车也是摇摆不定。据称,原本在2022年底,苹果计划在2026年发布一款高级自动驾驶汽车,面向高速公路驾驶。苹果希望能够直接研发出L5级自动驾驶系统。

根据按照国际公认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级至L5级。其中,L1级和L2级属于辅助驾驶;L3级是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也是人机角色重要分水岭;L4级和L5级属于高阶自动驾驶。L5可以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

然而,由于技术以及硬件产品不成熟,L5遥遥无期。苹果又将自动驾驶技术等级从L5调整到了L3,2024年1月又传出苹果将技术降级,降低到L2+,产品面世时间也被调整到了2028年。

业内人士对网易科技《态度》栏目表示,对于造车苹果内部其实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这次AIGC是一大契机。苹果内部也表示,将转向生成式AI。

直到今天(2月28日),外媒传出苹果取消了长达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计划,汽车项目的2000名员工,部分员工将转至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而其他人则需要寻找新的职位,还有一些面临解雇。

一时间,人们唏嘘不已。

造车不易,破产将是汽车公司常态

对于苹果取消造车消息,马斯克配上了“致敬”和“点烟”的表情包做回应,有些意味深长。

其实,对于苹果造车的态度,马斯克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乐于看到苹果自主研发电动汽车,但也提出了忠告:开发汽车比开发手机和手表更困难。

马斯克表示:“苹果在这一领域进行投资和发展是一件好事。但相对于手机和智能手表,汽车更复杂。你不可能找一家类似富士康的代工商,告诉他们:帮我造一辆汽车。不过对苹果而言,关于未来的重大创新,汽车是合理的下一步。新的触控笔和尺寸更大的iPad还不具备足够重要的意义。”

电动汽车分析师索耶·梅瑞特评论称:“苹果花了10年时间尝试制造电动汽车,拥有16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太难了,而且利润太小——即使定价10万美元。最初,苹果希望它是一辆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但他们没有车队,没有真实世界的数据,也没有经验来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只有两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没有破产过:特斯拉和福特。”

马斯克回应称:“一家汽车公司的自然状态是死亡。”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媒体上也评论了此事,其认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第一,做成了toC的人工智能,苹果会成为一家10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输了,苹果会成为一家1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苹果的必争之战;第二、做成了汽车,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2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手机延展的人工智能是比特,汽车的人工智能是原子,人工智能横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人才、数据、算力。”李想认为。

苹果取消造车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留言:小米都还没发布呢。

雷军转发苹果取消造车的消息,称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小米深知造车难度,3年前依然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认认真真为米粉造一辆好车。

苹果放弃造车计划,应该可以让这些车企们长舒一口气。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网易科技《态度》栏目表示,造车体系相对来说是非常复杂的,除了智能化技术还需要有机械和电动化的概念,苹果在这些方面是缺少有效积累的,苹果取消造车,转向AI,我们认为苹果应该是要在智能化方面做更多努力,给汽车赋能。

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朝阳认为,苹果放弃造车业务,最主要的原因是锂电池科学和技术尚未成熟到满足汽车的所有场景。

“比如冬天趴窝,炎夏自燃。虽然每个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在新闻上表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决,但在实践中,仍然有消费者会感受到电动车是温室的花朵,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预备。国内市场的消费者对不便利可能有较大的容忍度,但北美消费者没有。”王朝阳说道。

另外,其认为电动汽车目前在国际上还存在很多争议包括北美,汽车制造厂都在减少电动汽车的投入,特斯拉也在警告称,今年的扩张速度将“显著降低”。

中国造车新势力还要继续吗?

苹果取消造车,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崔东树认为,造车新势力必须要有真正的造车能力,有一定的能力和有综合能力还是有差异的,苹果的退出就体现了这种能力差异带来的后果。苹果用了长达十年的投入也没有造车出来,别人也有可能经过这样的努力也难以造出车来,这样的话,会让其他产业的资金进入汽车行业更加谨慎了。

其实,苹果取消造车的同时,我们来反观一下大洋彼岸的中国,虽然造车如火如荼,但也已经进入了淘汰赛,已经有企业陆续破产,倒闭。

爱驰、奇点、威马、恒驰、自游家等造车新势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了汽车行业。近日造车新势力高合也传来了停工停产,濒临破产的消息。

华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东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车市的洗牌将会非常惨烈,市场竞争也会非常大,要么倒闭,要么成为巨头。

其认为,2030年中国车企市场主要玩家不会超过5家。

“造车挺不容易的,真正能够实现产业突破的还是需要像马斯克这种科技狂人。”崔东树表示。

不过,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崔东树较为乐观。他认为,中国是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产业能力相对比较强,中国企业造车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容易。

*参考内容:

·科技每日推送《苹果放弃造车?高管离职,团队被曝已解散!》

·智能车参考《苹果正式放弃造车,员工转岗AI,10年百亿美元打水漂!决心不如华为,投入比不上小米》

·中国证券报《核心人物离职,苹果造车项目“泰坦”遭重挫》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