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数据要素市场,热度渐起

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数据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预计超过32ZB。

有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在于“数乘万物”。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围绕数据要素这种新的“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每家拥有数据资产的企业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全国两会报告为我们描述了数据要素改革的5个重点事项:数据基础制度、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乘”、公共数据授权和价格机制、数据跨境流动。

据统计,两会期间,共有18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数据要素相关议题建言献策,关键词包括了公共数据、数据确权、数据资本化、数据定价、可信数据空间、乡村振兴、数据交易所、算力中心等关键词。

18份两会提案提到了10个产业,包括金融、汽车、工业、交通、科技、环境、农业、医疗、商贸等,这些产业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与数据要素的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紧密相关,反映了数据要素在推动各行各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4月1日,国家数据局召开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对于新质生产力之前用的最多描述是“加快形成”,然而这次会议有一种明显的转变和强调,那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种措辞的变化不仅凸显了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而且进一步强调了我们需要更积极、主动地推动其发展和壮大,必须将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次会议上也首次提出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的重要论述。前者强调用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方式,做好数据流通交易与开发利用、数据产业发展与数据生态繁荣、数据资产化等工作,可视为“立”;后者则重在以统筹推进的手段,着力破解不同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够等难题,夯实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基础,可看作“破”。显然,未来推进数据工作同样要强调先立后破、既破也立。

从企业层面,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实现数据资产化,也成为企业的新兴增长点。

所谓数据资产化,即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资产,已成为推动企业财务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途径。

数据资产化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但同时也带来了确权、评估、交易和会计处理等一系列挑战。

二、数据资产化,是该添柴加火,还是适当泼冷水?

《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

2022年全球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约为906.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011.0亿美元。

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为876.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155.9亿元人民币。

其中,金融行业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互联网、通信、制造、工业、政务、医疗健康等行业数据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2022年金融业数据流通交易市场研究报告》,全国公有金融行业数据供应商达2216家。数据流通排名前十的分别为:个人征信、公安数据、不动产数据、工商数据、发票数据、司法数据、社保数据、保险数据、行情数据、反欺诈数据等。

自从数据资产可以入表的相关制度发布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探索数据要素价值的新高潮。

所谓数据资产入表,是指将数据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项,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真实价值与业务贡献。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数据资源的分类不仅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还涉及数据的来源和使用权。数据评估则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传统评估方法,以及适应数据特性的衍生方法。数据交易需要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涉及数据产品的登记、交易流程设计和交易凭证管理。数据保护则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数据资产化的基础保障。

具体操作上,每家拥有数据的相关企业,都可以根据数据资产确认相关标准、程序和资产登记要求,按照业务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确认和登记为资产并入账入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四川、江苏、广东、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已有13家城投或其下属企业成功实现公共数据资产入表,表资产以公交、供暖、供水等公共事业数据为主,个别城投还通过数据资产完成了融资。

针对当前数据资产化火热的现状,是该添柴加火,还是适当泼冷水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刚认为,“数据资产是新生事物,各类创新实践需要适当的制度规范。”

针对数据的权责、使用、开发、价值评估、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需要从制度、市场、技术三个维度体系化梳理,旨在加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更好发挥数据资产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因此,在东方林语看来,真正高价值的数据资产化,是需要找到适合数据大规模交易的、流通的、安全合规的“数据中间态”方案。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可以适当“添柴加火”,如果只是为了资产化而资产化或者为了蹭热点、拿融资,还是需要适当泼冷水。

三、数据要素相关的七份重要文件,有哪些战略意义?

数据资产化过程,涉及到业务价值和会计计量两个视角。

业务视角强调数据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而会计视角则关注数据如何以货币形式体现价值。

东方林语这里先列出七份最重要的文件、通知,把脉络系统梳理一下:

1、2020 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种生产要素。

2、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数据二十条”正式印发,确立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3、2023年8月,12月,财政部相继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与《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

4、2024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规范数据资产授权,经安全评估并按资产管理权限审批后,可将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授权运营主体进行运营。不得利用数据资产进行担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禁借授权有偿使用数据资产的名义,变相虚增财政收入。

5、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坚持需求牵引、注重实效,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开放融合、安全有序等4方面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6年底的工作目标。

6、2024年2月,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调研范围涵盖了全国几乎所有相关单位的数据资源生产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等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试点示范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其实,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可以看出,数据要素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数据资产化最大的难点在于数据确权。而确权的困难在于,数据的采集、聚合到开放、利用的整个过程涉及多方主体,权属关系复杂。比如政务数据,其资源的所有权归全民所有,使用权由政府部门管理,这增加了数据资产化的复杂性。

因此,数据二十条中提出了数据要素“三权分置”的概念,以搁置争议,共享共用数据资源。三权分别为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其中数据资源持有权是其他权利的基础。

同时,针对当前数据要素市场“鱼龙混杂、标准不清、炒作事件”的风险,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鼓励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和专业优势,在金融、交通、医疗、能源、工业、电信等数据富集行业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数据资产开发利用模式,同时有效识别和管控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资本化以及证券化的潜在风险。

四、数据要素化工程与数据资产化,如何系统化稳步推进?

企业数据资产化的实践路径包括数据治理、数据资产评估、合规与确权、数据交易等关键步骤。

数据治理是确保数据质量和可用性的基础工作,涉及数据的溯源、权属、质量和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资产评估则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确保数据资产的价值得到合理反映。

合规与确权是数据资产交易的前提,涉及数据来源的合法性审查和数据产品的可交易性合规审查。

数据交易则需要在合规交易机构进行,遵循严格的流程和规则。而数据资产化的会计处理涉及数据资源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等环节。

围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探索改革路径以及构建数据流通交易体系,需要从资源、制度、流通、价值和应用五个关键点都要实现系统化突破。

所以,对任何一家拥有高价值数据的企业、政府、机构而言,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产入表,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按照财政部提出的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以及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的总体目标,就需要把数据要素资产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

对于数据要素化工程,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提出了制度、市场、技术三位一体的数据要素化工程系统化解决方案。数据资产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其最核心的思想在于,参考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种生产要素的流通形态,找到了数据要素的“中间态”,并定义为“数据元件”。

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这些生产要素都要经过一个从资源采集、处理到流通的过程。数据要素也不例外,它也需要经过处理和加工,成为数据初级产品,或者说是一种中间态,方可入市流通。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将这种中间态定义为“数据元件”。

数据元件就是“数据资源+元件模型”,即通过对数据脱敏处理后,根据需要由若干相关字段形成的数据集,或是由数据的关联字段通过建模形成的数据特征,从而实现数据的可确权、可定价、可计量、可监管和安全流通,真正实现数据资源和数据应用的解耦,从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高效配置,实现了一种安全、合规、低成本、可以大规模推广的数据要素系统化落地工程。

原始数据与数据应用解耦技术体系以“数据元件”作为数据资源与数据应用之间“中间态”的交易标的物,体系性解决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面临的多主体复杂权属关系难确权和析权、数据安全风险难隔离等关键问题,是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的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电子的这套方案,通过数据要素加工治理,将资源转化为要素,再将要素转化为资产,最终实现数据资产的资本化。依托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化利用、数据要素化流通和数据资产化增值。

在谈到数据资产化的实现路径时,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电子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志鹏表示:

数据资产化需要确认权属、明确主体、定义客体与分配收益,要做到主体明确,客体稳定,权属清晰,收益有预期;数据资产化是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前提,涵盖从数据资源、数据要素到数据产品的形态演变和价值蝶变,并且这三种形态都可以形成数据资产,推进数据资产化,能够为我们带来巨量的新资产和新财富,进而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以德阳第一个实践落地案例的城市为例,德阳构建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数据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数据资源的规模化、高效化流通,2023年引入全国60多个主题、1.1万个接口数据资源,上架数据元件产品2164个、数据解决方案产品243个,拓展应用场景超过40个,完成数据交易37笔、交易金额3894万元,数据元件在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带动衍生市场产品交易超过50亿元,带动数百家数据要素相关生态企业的发展。

2024年2月,德阳市在四川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重大突破。德阳数发集团携手中国电子、国信优易等合作伙伴,在确保数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成功开具了全市第一张数据资源入表会计凭证。此次开创性举措将企业社区服务平台运营数据确认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通过严谨的数据资产认定、合规评估以及成本归集与分摊流程,有效揭示了数据资源的内在经济价值和业务贡献。

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以制度建设、市场培育和技术研发“三位一体”为路径的数据要素化工程体系正从试点走向全国推广。下一步,围绕数据要素X行动计划,从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

2015年,我国提出“互联网+”。

2020年,数据要素成为第五种生产要素。

2024年,我国已经从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进入了数联网时代。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看到覆盖全国的数联网组网运行。

通过数据要素化工程实现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未来的世界,将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数联网时代。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