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目前看,持续打压存款利率及金融行业各种费率(如薪资等)已是中长期方向。

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潮已经启动

继2024年7月22日人行全面下调7天OMO利率、各期限SLF利率和各期限LPR下调10BP后,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潮也已经启动,且以大行率先引领。具体看,

(一)工行将活期存款利率由0.2%下调5BP至0.15%,将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均下调10BP至1.05%、1.25%和1.35%,将2年期、3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均下调20BP至1.45%、1.75%和1.80%,将其它存款利率下调10BP。

(二)农行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至0.15%,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整存整取定存款利率均下调10BP至1.05%、1.25%和1.35%,将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均下调20BP至1.45%、1.75%和1.80%。

可见,农行与工行对存款利率的调整细节基本相同,即均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1年期及以内定存利率下调10BP、1年期以上定存利率下调20BP。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存款利率下调由国有大行启动,其示范意义无疑较大,意味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潮再次启动,预计其它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行动也将很快开始。

二、存款利率前期已下调至少七次(累计下调幅度至少已达70BP)

总体看,存款利率前期已经多次下调。据笔者初步统计,自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已累计下调七次(含本次),合计下调幅度至少已达70BP左右(平均每次至少10BP)。具体看,

(一)2022年4月15日前后,财新、财联社等多家媒体披露,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约10BP,并与MPA考核挂钩。随后4月25日部分中小银行开始下调大额存单、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幅度多为10BP。

(二)2022年9月14日,多家媒体披露自9月15日起,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存款利率将相应下调。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3年期存款利率下调15BP、其它期限存款利率均下调10BP,随后这一消息被证实。不过和第一次不同的是,本次存款利率下调的主力为全国性银行,且不同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存在明显差异。

(三)2023年4月初,部分地方性银行(如河南与湖北地区的农商行、广东的广州银行与南粤银行等)发布了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引起市场关注。据悉,当时存款利率下调的主体覆盖了几乎全部地方性银行,且被认为是一次补调过程。

(四)2023年6月6日15:00左右,外媒披露监管部门要求几家国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即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少5个基点,下调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至少10个基点。

(五)2023年8月23日,金融时报与中国证券报分别披露称,广州银行目前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较上个月均降5个基点左右。8月24日,证券日报走访北京部分地区银行网点后称,目前6个月、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相比上个月下降的幅度在5至10个基点之间,其他期限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六)2023年12月22日,存款利率将于12月22日起将被下调,由国有大行引领。其中,自12月22日(含)起,1年期(含以下)、2年期和3年、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上限分别下调10BP、20BP和25BP;1年期(含以下)、2年期和3年、5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分别下调10BP、25BP和30BP。

三、存款利率下调的一些特别考虑:存款期限与品种利差被持续压缩

从过去七次(含本次)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来看,整体上呈现出长期限、高成本存款下调幅度更大的特征,即存款期限利差、品种利差被持续压缩。这背后的逻辑是,

(一)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而长期限、高利率存款正是导致部分银行负债成本较高的重要推手。

(二)导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较为粘性的原因是那些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长期限、高利率存款(如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故打破负债成本刚性的抓手也在长期限、高利率品种存款上。

(三)目前活期、短期限定存利率已经处于相对低位,其下调的空间要明显小于长期限定存款,故在调整的幅度上会有一定区分。

四、存款利率下调的配合动作:持续整顿手工补息,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负债成本,最终方向是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其中的关键便是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一)2024年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下称《倡议》),指出“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承诺并支付高息,大幅削弱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果,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并提出“明确手工补息的性质,完善内控机制……严肃定价授权管理,规范利息支付……开展内部整改”等要求,以期从源头上约束高息揽储非理性竞争。

(二)从《倡议》发布的同时,招商银行暂停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的消息同样引发关注,这是全国性银行顺应监管导向、向高成本存款宣战的又一例证。而在招行之后,更多银行宣布停发大额存款的动作也在持续。

(三)在持续整个手工补息一个季度后,近期自律机制再次明确,自今年8月1日起,手工补息整改工作将不再仅以行业自律名义开展,即将由税务总局和公安部等部门介入,这意味着手工补息整改工作将进入收尾和全面整顿阶段。

上述一系列事件表明,存款利率下调并非是一个市场化过程,而是带有强制性。

五、存款利率定价的锚已经发生变化

(一)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明确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市利率和1年期LPR来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并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及时高效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奖励。

存款利率上限=存款基准利率+加减点幅度                 (1)

存款利率的变化≈1年期LPR调整幅度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   (2)

也即,过去的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有两种驱动力量,一是受市场利率变化而发生的被动调整,二是受政策力量驱动而发生的主动调整。

(二)2024年7月,人行多次明确LPR定价的锚也已经发生变化,即不再盯住1年期MLF利率,而是选择盯住7天OMO利率。这意味着,7月22日政策利率与贷款利率的集体下调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存款利率下调,这主要是因为,从维护商业银行净息差的角度考虑,利率定价锚的变化与调整也会使得存贷利率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增强,即LPR下调需要有存款利率下调的配合,二者盯住的锚基本已经趋同。

六、结语:存款利率下调始终在路上,持续打压存款利率是中长期方向

(一)大的方向上看,虽然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助于保护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稳定息差,但监管机构真正的目的仍然是希望通过存款利率的下调最终体现在贷款投放的让利上。

(二)过去几年,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降费等方面让利,但目前看地方政府让利的空间似乎已经很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政策导向则可能是,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资金密集行业继续向实体让利,具体方式包括引导成本收入比、拨备覆盖率、薪资以及其它各种费率等指标下降,同时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以稳定金融行业向实体让利的能力。

(三)在引导存款利率下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期限结构上的差异,即避免造成“存款转移”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未来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存款利率均会向下调整,但长期限、高成本的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会更大,即存款的期限利差与品种利差均会持续收窄。

当然,在资产荒以及信贷投放节奏调整的背景下,目前更多银行吸储的压力可能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了(即存款不缺、缺贷款),这也会使存款利率整体上有持续下行的动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