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4月18日,一则地产中介考核银行的贴图在社交平台上传播,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房产中介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对银行客户经理进行考核,还制定了详细的指标、权重、口径以及赋分规则等评价体系。
提到银行客户经理和房地产中介,我马上会脑补出两幅图像,一幅是银行客户经理在明媚的大堂和高档的写字楼工作,整齐的制服、先进的机具、靓丽的妆容,天然给人高大上的感觉;而另一幅则是房地产中介穿着白衬衫西裤,骑着电瓶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他们通常出现在小区花园、地铁站口,伴随着他们的是房屋传单和展板,总之是一幅很接地气的形象。
今天,尽管我们还有这样的固有形象,但是从这两张图片看,二者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随着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整合,大型中介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当他们手握绝对的流量场景入口时,其与银行的地位也就产生了倒转。特别是当银行在个人房贷业务,尤其是二手房贷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时,银行对中介的依赖程度就更加深了一步。
这引发了不少银行业内人士的热议,《看懂经济》看到有的公众号下的评论很有意思,有些银行体系内的人对此心有不甘:
有的说,“中介的这套考核体系下,银行客户经理就像外卖小哥一样,要看接单速度,送单速度”。
有的说,“掮客做大,倒反天罡!”
但还有银行业内人士表达了相对理性的态度:
有的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永远的甲方”,
还有的说,“大概12、13年前,我和你一样在四大行,支行领导让最多高中学历的农村妇女给我们培训保险话术,她用农村话说一句我们学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读书屁用没有”。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看懂经济》认为,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面对当下,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在自身不具备强大的场景入口的情况下,让房产中介指挥指挥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把业务做成才是第一位的。但是如果将眼光放长远,银行还是需要深入到客户的业务场景中,用时间和耐心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像以前一样,站着把钱挣了。如果说以前有政策和牌照保护,又碰上了全社会对资金渴求下,那么以后,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低息时代,就真的要躬耕场景,久久为功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