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本期综述特朗普政府加密政策的战略意图相关内容,供参考。
一、特朗普政府加密业务相关新变化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在加密业务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带来了诸多新变化。
政策支持与监管放松。特朗普颁布《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行政令,旨在促进美国在数字资产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支持。
特朗普政府放松了加密货币监管,解雇了对加密货币持严监管态度的SEC主席格雷·甘斯勒,任命Paul Atkins担任SEC主席,并撤销了拜登时期的一些抑制加密货币创新的政策规定,如第14067号行政令及《数字资产国际参与框架》。2025年1月,SEC发布第122号员工会计公报(SAB122),撤销了限制投资银行大规模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的SAB121。
提升行业战略高度。特朗普提出将美国打造成“地球上的加密货币之都”,并考虑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强调比特币的创新精神和去中心化自主性与美国核心价值观契合,希望通过发展加密货币带动相关生态系统发展,使该产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委员会内设立总统数字资产市场工作组,由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特别顾问担任主席,多个政府部门部长作为成员,专门负责研究和推动加密货币相关工作。
推动行业发展与创新。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如2025年3月,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一系列解释性文件,允许全国性银行在无需特殊审批的情况下提供加密货币托管、稳定币储备和区块链节点参与等服务,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
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加密货币立法工作,如推动国会通过稳定币和数字资产框架法案,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行业推动与协调。特朗普承诺确保美国政府100%保留其持有的比特币,并将其作为战略储备资产。据公开信息,目前美国政府拥有超过21万枚比特币,价值超过200亿美元。此外特朗普盟友参议员赛琳娜·卢美思提出《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建议美国政府5年购买100万个比特币作为储备。
特朗普政府计划成立加密货币咨询委员会,增设白宫加密政策职位,以加强政府与加密货币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推动税收政策改革。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税收政策进行了改革,如签署美国首个成为法律的加密货币法案,废除此前美国国税局发布的DeFi经纪人税务报告规则,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税收环境。
总之,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加密业务政策呈现出从严格监管向支持创新、推动发展转变的趋势,通过一系列新措施,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更有力的支持,旨在巩固美元地位、提升美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二、特朗普政府加密业务新政的政治豪赌与美元霸权
巩固美元主导地位。近年来,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明显,各国为规避美国金融制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进储备货币多元化。而稳定币80%左右的储备资产投向美国国债,且在跨境贸易和实体交易中的支付应用不断扩大。通过“购买稳定币—支持加密货币交易—投资美国国债”循环,美元能回流美国金融市场并受其货币政策调控。特朗普提出“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将促进经济增长,巩固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 ,显示其希望借加密货币发展巩固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中的主导权。
应对货币多元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字货币重要性日益凸显。将加密货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美国可以在未来数字货币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提前布局,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货币多元化趋势,维持其在全球金融领域的优势。
刺激经济与推动金融创新。将比特币、以太坊等纳入战略储备,能让美国在新兴的数字金融领域抢占先机。若建立加密货币战略储备,会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Coinbase等大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可能加大在美国的业务布局,全球加密货币投资者也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美国市场,进而推动美国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回馈行业支持并获取政治资本。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获得了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推进加密货币战略储备计划,是对这部分支持者的回馈,有助于巩固该行业群体对他和所在政党的支持。同时,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对加密货币行业进行打击,特朗普此举是对拜登政策的反向操作,通过分化民主党的选民基础,为自己和所在政党争取更多政治资本。
家族商业利益考量。特朗普家族与加密货币业务联系紧密。特朗普币发行后,近1亿美元的交易费用流向特朗普家族及其合作伙伴。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与次子埃里克创立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发行“战略代币储备”,还计划涉足DeFi。若加密货币战略储备计划推动加密货币市场持续繁荣,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业务将从中获益。
三、特朗普政府加密新政与对华贸易战金融战
特朗普加密业务政策在对华贸易战、金融战中并非核心策略,但具有辅助性、补充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贸易战和金融战的整体战略布局:
贸易战层面辅助施压。在特朗普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中,核心手段是加征关税等传统贸易措施 ,如2025年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冲击中美经贸关系。加密业务政策可作为辅助施压点。若美国推动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吸引全球加密货币相关资金、企业流向美国,会增强美国金融市场吸引力和经济实力。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拓展业务时,面临的竞争压力会增大,间接对中国经济和贸易产生影响,在贸易谈判中增加美国的筹码。
争夺金融创新主导权。加密货币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新领域。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加密货币相关政策,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美国在加密货币的技术研发、市场规则制定等方面取得领先,会在全球金融创新竞争中占据优势。中国在发展数字货币、探索金融科技应用时,就会面临来自美国的规则限制和技术竞争,阻碍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进而影响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在金融战中处于不利地位。
潜在资金流向改变。美国支持加密货币业务,为资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和避风港选择。在金融战期间,全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原本可能流入中国的资金,因美国加密货币市场的吸引而改变流向,流入美国。这会影响中国的资本流入规模,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企业融资等造成一定压力。
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特朗普政府支持加密货币发展,使得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加剧。加密货币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性逐渐增强,其价格大幅波动会传导至传统金融市场。在金融战背景下,这种波动可能干扰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加中国金融监管难度。中国的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在这样不稳定的全球金融环境中,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