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随着"十四五"时期养老金融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从社会命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银行作为社会财富配置的重要枢纽,正面临从"财富管理中枢"向"养老服务支点"的深度转型。传统网点长期依赖"高频交易+低成本揽储"模式,受移动银行和线上渠道的持续分流,其物理空间与服务价值亟需再定义。与此同时,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既包括养老金的安全增值、日常流动性的灵活保障,也包括健康险、长期护理、遗产传承等场景服务的个性化供给。银行若仍以标准化产品和传统服务应对,势必无法满足这一庞大客群的深层诉求,更难在同质化竞争中建立品牌护城河。如何在合规监管与创新探索之间寻求平衡?如何激活"沉默客户"背后的高潜需求?如何以数字化、生态化手段重塑银行网点价值?本文拟从银行网点养老金融转型的核心逻辑出发,剖析其场景设计、产品创新、技术协同及长期竞争力的构建路径,旨在为银行构建差异化、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战略思路与实践参考。

一、价值重塑

1.1 功能定位重组

银行网点正逐步摆脱传统的"现金出纳+理财柜台"形象,重构为集政策咨询、健康管理、社交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枢纽。例如,中国银行在北京试点"银发友好型网点",设置休息区、无障碍通道、电子屏大字体显示,并配备"养老专员",提供退休金政策答疑、家庭财务指导等服务,广受好评。

1.2 多维场景融合

通过与体检机构、康复中心、老年大学等建立合作,银行网点引入免费健康筛查(血糖血压测量)、文化课程预约(书法、摄影)、老年旅游咨询等内容。例如,邮储银行在南京部分社区网点联合三甲医院开展"每月一测"健康日活动,配套推荐医疗保险与健康险产品,打通了金融与生活服务的接口。

1.3 体验式布局升级

基于老年客户"慢节奏、陪伴感"的偏好,银行网点需要从物理空间上进行适老化升级。例如建设"智慧柜台+客户等候互动屏+产品体验区"模式,让客户在等候期间学习如何用手机APP理财、操作养老储蓄产品、获取养老资讯,提升互动性。兴业银行在福州网点设置"养老体验馆",展示适老家具、辅助器械并嵌入金融服务场景,成为区域老年人群聚集的新据点。

二、养老金融穿透客户圈层与竞争壁垒的差异化打法

2.1 客群结构裂变

养老金融不再是单一人群的专属服务,银行需"分层+定制"应对客户结构多样性。对高净值人群可设计"财富保障+代际信托+健康管理"组合方案。例如,招商银行推出"银龄家族信托计划",客户可将部分财产信托用于指定养老社区居住费用,剩余资产用于子女教育或慈善捐赠。对普惠客群通过政府补贴+金融产品组合,降低参与门槛。重庆农商行通过"银发卡+养老专项存单"模式,60岁以上客户可享存款利率上浮、商超折扣、养老服务预约等综合福利。

2.2 产品矩阵创新

传统的"保本+定期"产品已难以满足老龄客户多元化需求。应以三层结构进行产品升级:第一层:安全性保障型,如"养老金账户+保底理财",为老年客户提供确定性收益;第二层:增值型产品,如"养老REITs+稳健股票基金",提供适度风险下的抗通胀收益;第三层:服务型产品,如"康养结合险+护理定制包",与医院、护理机构合作提供实物服务。

例如,光大银行与国内大型连锁养老集团合作,推出"储蓄+入住权+护理服务"打包产品,解决客户"有钱养老、难找到位"难题。

2.3 品牌信任锚定

随着金融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要求上升,银行不能仅靠利率竞争,而应通过以下路径建立"第一选择"形象:专业,培训持证养老金融顾问,提供"1对1"规划咨询;情感,定期举办"客户子女关爱日""祖孙互动节"等活动,建立情感连接;责任,参与养老金融普及公益行动,与政府共同推进银发金融素养提升计划。例如,浦发银行联合上海市老龄办推出《银发金融守护手册》,发放至社区、敬老院,强化金融防诈、资产规划等知识科普,提升公众认知与银行正面形象。

三、从功能产品到生态闭环的纵深演进

3.1 让AI、大数据成为精准服务的"第二大脑"

数字化转型是养老金融转型的基础能力支撑。银行需以客户数据为核心资产,实现服务智能化、运营敏捷化。开发"养老金融智能投顾系统",基于客户年龄、收入、健康数据,提供自动资产配置建议;建立"银发风险预警模型",监测异常交易行为,如大额转账、频繁支取等,预防诈骗;打造"养老行为画像引擎",分析客户活动偏好,推送定制旅游、健康、娱乐内容。

3.2 从金融工具向生活平台转型

未来养老金融不仅是提供产品,更是承载生活方式的平台。银行应主动出击,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生态联结。与养老社区共建专属金融服务区,实现"社区+银行"一站式服务;与医养结合机构合作,推出"住院垫付+健康险+随访服务"联动机制;与旅游、电商、教育等场景融合,推出"银发消费贷""老年文旅贷""老年大学学费通"等专项金融产品。

3.3 监管互动与行业共建的合规演进

养老金融领域监管趋严、政策导向明确,银行需走在合规与创新并重的正轨上。加强与监管机构合作,参与试点"养老理财二级市场转让机制",提高流动性;推动标准制定,牵头组建"养老金融服务标准联盟",设定产品透明度、风险披露要求;参与区域养老顶层设计,承担社会责任,如共建区域性"养老金融数据平台",实现政银数据互通。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