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截至5月15日收盘,A股上市银行PB前10名中,除了第1名招商银行和第9名农业银行,其他均为城商行。我愿称之为:城商行八大金刚。
1.
城商行为啥这么香?
一方面,这些市净率排名靠前的城商行都有一个特性:所在城市、地区GDP增速高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成都银行、重庆银行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均位于长三角,而齐鲁银行则位于经济第三强省山东省。
另一方面,这八家银行中的佼佼者多在省外经济活跃区尤其是北、上、深设有分行,说它们是小股份行也不为过。
在经济活跃地区营业,极大地增加了自身的成长性、优化了资产质量。
在过去的五年里,它们阶段性取得过超过20%的净利润增速,即便当前利润增速也普遍优于行业,利润增速高意味着分红的增长高,这是银行股投资者的最爱。
同时,这八家银行的不良率均低于行业水平,其中六家低于1%,且拨备覆盖率多数高于300%,资产质量高于同业意味着利润和分红水平的稳定性高于同业。
兼具成长性和稳定性,投资者怎么能不爱呢?
2.
与城商行八大金刚相比,多数城商行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
2024年,城商行贷款同比增速为7.7%,略高于商业银行整体,但城商行净息差仅为1.38%,低于整体的1.52%,城商行不良率为1.76%,高于均值。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本质上是区域经济 "马太效应" 的投射。
城商行的地域属性决定了其与区域经济的共生关系。正如此前文章中所阐述的现象:优秀的城商行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贷款余额与当地GDP之比难以突破30%,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不外如是。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GDP 占全国 35.7%,孕育了多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城商行;而东北、西北等地区,受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外流影响,多数的城商行面临 "资产荒" 与 "息差下降" 的双重挤压。
3.
八大金刚的估值优势能一直持续吗?
首先,从宏观环境看,个人认为:放水、资产价格上涨与消费升级一定会发生,那么银行作为强周期行业,业绩则会水涨船高,就和上一轮房地产繁荣一样。
然后,从微观去看,可能会分化。
一个正面案例是江苏银行,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相比于去年末增长超500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资产增幅。即将在各个维度超越北京银行成为一哥。
一个反面案例可能是此前文章中提到的银行,因为省外分行布局不足,虽然当前业绩十分强劲,但后继增长可能乏力。任何一个地区,好资产不可能是无限的,当到达阈值后,要么资产质量给成长性让步,要么成长性给资产质量让步。
从时间维度去看呢?
如今八大金刚的一个优势是小而灵活,但未来的城商行一定会成长为今天的股份行,到时候八大金刚会是招商银行还是某些银行,就只能让时间去验证了。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