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期银行股表现靓丽,直接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管理新规出台,推动公募基金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而银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是其具备内在吸引力的关键。事实上,银行股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一直走牛,而且这个走势还在延续当中。

文/《清华金融评论》王茅

银行板块近来表现抢眼,不少银行股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一个直接的原因在于,证监会推出了新的公募基金管理办法。

公募基金管理新规,推动其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具体指出,对公司高管的考核中,基金投资收益指标的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而且要强调长周期,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能低于80%,后文也提到对三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或高于基准的基金经理,要相应的明显降低或适度提高薪酬。

新的基金经理考核方法,也就是说基金经理的薪酬与业绩比较基准密切相关。如果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其绩效薪酬将明显下降;反之,如果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则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那么,什么是业绩比较基准呢?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一个比较基准,公募基金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相对较低,2024年配置银行股的比重不到4%,而银行股在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超过13%,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小,如果公募基金希望至少与比较基准看齐,那么就必须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于是不少基金公司争前恐后买入银行股,从而推动了银行股的上涨。

银行股估值低,股息率高

当然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投资者愿意买入银行股,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的银行股被严重低估,大多银行股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市盈率大多在六七倍,与此同时,股息率超过4%的不在少数,这相当具有吸引力了。要知道,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都远低于2%了。

可以做个简单的测算,假设一年期无风险基准利率为2%(实际上远低于此),银行股一般被认为比较稳定,如果要将4%的股息率降至2%,那么银行股的股价就需要翻倍。近几年经济表现不振,利率持续下行,银行股就成为了香饽饽。

截至目前,银行股在过去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波牛市,而且这个势头还在延续当中(见图1)。

图1 银行股指数走势(2022年5月—2025年5月)

数据来源:万德(Wind)

对银行股有利的其他因素

碰到需要国家队救市的时候,大型银行股也是会被率先救的,原因之一是有助于拉升指数。还记得2024年春节前后的救市吗,银行股的表现非常靓丽。银行股会在不得已的救市中获利。

进入2025年,我国的“化债”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此外,财政部积极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些都是对银行业开展业务有利的积极举措。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大型银行,都是有国家信用做背书的,实在是安全,而投资的前提就是安全。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的投资思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