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Jiawen Yan、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讲席教授Luo Zuo共同撰写的论文《共享审计师能促进企业后续创新么?》(Do Shared Auditors Facilitate Follow-on Innovation?)被会计学国际顶级期刊《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接收,文章即将发表。

文章介绍

1.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共享审计师的创新知识传播效应

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创新已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动力。然而,企业获取外部创新知识时面临信息成本高、不确定性强等挑战,抑制了创新积极性。现有研究多关注财务信息披露对创新的影响,却较少探讨审计师在知识传播中的角色。田轩及其合作者的研究首次聚焦“共享审计师”这一视角,揭示其对企业创新知识转移与后续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

研究基于2000-2018年间的公司数据及审计信息,以“专利引用数量”量化创新知识传播程度,通过多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当两家公司由同一家审计办公室服务时,彼此间的专利引用数量平均提高6.6%。这一效应在双方均为高强度创新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对申请年限五年内的“近期专利”和更易被外部利用的“外部专利”引用促进作用更突出。研究表明,共享审计师通过降低知识获取的不确定性,推动客户企业间的创新知识转移,进而激发后续创新活动。

2. 理论与实践价值:拓展审计师角色的认知边界

从理论层面看,论文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对于审计师“财务监督者”的角色定位,首次证实审计师作为“信息中介”在创新知识传播中的关键作用,丰富了会计与创新领域的交叉研究,为理解审计师如何通过知识中介影响企业行为提供了全新范式。

实践意义上,研究为企业管理者和审计师提供了决策参考:企业选择共享审计师可能有助于获取创新知识、提升创新效率;审计师可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强化对客户创新的支持作用。此外,研究成果也为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启示,例如可通过规范审计师行为,促进产业链创新协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卓越贡献,该文曾荣获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亚洲会计会议最佳论文奖。

期刊背景

《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是会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权威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之一,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会计研究中心出版,与《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并称为会计和财务研究领域的国际“三大顶尖期刊”,属于商科领域的UTD24期刊。该期刊涵盖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原创研究,包括会计、审计、披露、财务报告、税收以及公司财务、投资、资本市场、法律、合同和信息经济学等。该期刊审稿周期相对较长,反映了其严格的审稿流程和高质量的学术要求。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6.3, 接收率仅为13%。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