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3年,小米消费金融完成法人代表、董事长变更,岳凯正式从洪锋手中接过小米消费金融,成为新任掌舵人。

截至2024年末,小米消费金融总资产仅200亿元出头,净利润不过1亿元出头,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大厂旗下消金公司的业绩。

岳凯掌舵后,小米消费金融的业绩能崛起吗?起码有三个堵点需要突破。

第一,加强自营。

市场一般认为,小米消金的自营并不强。这一点在《小米消费金融,有点奇怪》的部分内容可以佐证:

“1、小米消费金融官网没有披露其产品信息,只有一个公众号二维码,而公众号中的借款渠道也是:仅对特邀用户开放申请。

2、其自营产品诚星借仅要求填写“居住信息及职业类型”,对于一般贷款产品必备的“收入情况、贷款用途和紧急联系人”等完全没有填写的页面。在填写信息后,诚星借真正实现了“秒级”拒绝,并推荐了某贷款利率上限为36%的助贷平台。(测试时经历,不代表当前)”

消金其实就是一个流量生意,流量之外的牌照、风控、运营都可以通过挖人和砸钱来解决。虽然流量也可以通过砸钱解决,但砸了流量的钱之后,多数机构就算不平24%的账,只能去算36%的账。

所以,小米消费金融要想做好自营,就要打通第二个堵点——打通内部资源,尤其是流量。

2024年小米收入突破3600亿元,其中如果有十分之一转化为小米消费金融的消费分期,小米消费金融体量便会超越当前,另一方面,消费分期还会衍生出大量现金贷需求,现金贷一般来说也是各个平台消费金融业务占比更大的业务。两项增长如实现,小米消费金融增资,然后体量突破千亿不是大问题。

为什么不做?有一笔经济账很好计算。

2024年小米集团的ROE为13.41%,与招联消费金融相差无几,而招联正是被母公司资源扶持的典型,消金行业有经营较好者如某头部消金ROE在18%以上,但该公司因金融权益有36%争议,近期也进行了调整。

综上,即便小米集团将资源倾斜给岳凯掌舵的小米消金,在合规范畴内其盈利能力也未必比主业好。

而小米还需注意的是,它是粉丝经济大成者,这会为信贷业务的资源打通造成诸多掣肘。

这也是第三个堵点——总不能这面让米粉分期买手机,那面因为米粉逾期就开始催收吧。

在自营有待加强的背景下,小米消费金融在黑猫投诉尚有超过2600条投诉,如果未来母公司资源倾斜,投诉是否会有井喷的可能?从其他同业的情况来看,可能性很大,这是小米愿意承受的吗?为了消费金融业务,影响到主业,这笔账不划算。

小米消费金融崛起的三个堵点环环相扣,想要打通绝非易事,尤其是客诉,在反催收黑灰产猖獗的背景下,尚未见到哪个消费金融玩家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岳凯所接棒的不仅仅是小米消费金融,而是小米旗下大量金融相关业务的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职务。且是天星数科总裁。

据《界面新闻》援引公开资料:岳凯此前有民生银行多年高级管理岗位经验,2018年3月加入小米,曾担任小米供应链金融总经理,从零开始组建小米供应链金融业务板块,随后出任数字产业金融部总经理,期间兼任信贷科技业务部负责人。

事实上,小米的供应链金融在其手机同业中口碑不错,也被一些同业当做学习的对象,或许这里才是岳凯的主战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