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此前,韩国李在明总统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五年政策议程中投入210万亿韩元(约合1511亿美元),该计划包含一系列技术和产业倡议,旨在使韩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三大强国之一。然而,这些变革性目标如何融资仍存质疑之声。鉴于该国国债高企,各方担忧若进一步扩充财政以支持AI政策,可能严重损害国家的财政审慎原则。韩国政府声称,该计划将通过削减开支筹集116万亿韩元,并通过增加收入筹措94万亿韩元,从而实现零额外财政负担。但专家指出,在政府已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的背景下,若不提高税收,这一目标并不现实。目前,韩国财政状况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矛盾:过去一年韩国国债激增120万亿韩元,突破1300万亿大关;财政赤字达GDP的4.2%,使其成为经合组织(OECD)中唯一连续六年突破3%警戒线的国家。
外界猜测,韩国政府可能动用韩国电力公司(KEPCO)填补资金缺口——通过两年来首次上调电价实现。2025年上半年KEPCO业绩强劲反弹:营收46.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5.89万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131%。但自2021年累计的近29万亿韩元亏损仍需改善。为抑制通胀,该公司自2023年起冻结居民电价,如今电价上调或成扭亏关键选项。政府为"能源高速公路"项目筹措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推高了电价上调的可能性。该计划旨在培育AI驱动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创新,并推动新一代气候相关技术出口。若不上调电价,韩国电力公司(KEPCO)将被迫依赖发行更多债券履行义务,而其债券发行规模已逼近法定上限。然而当前消费者物价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2%,公用事业费率调整已成为高度敏感议题。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