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25年是Agent应用爆发之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逐步成熟,技术进步与商业发展的重心同步向应用层倾斜,从而使Agent开发和使用需求激增,进而也催生了对Agent Infra(智能体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与互联网时代早期发展阶段类似,基础设施领域的空白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作为支撑新行业乃至新型经济体的重要基座,Agent Infra领域必将孕育出新的行业巨头;与早期互联网时代不同,AI技术的复杂性和复合性意味着Agent Infra面临着更多的路径选择,什么形态的基础设施会最终胜出还未可知。今天我们想以Agent Infra为切入点,聊一聊当前智能体赛道的发展趋势。
Agent Infra展望:属于Agent的生命保障系统
当前,市场对Agent Infra的认知大多源自其功能性划分。参考最近比较火的《Agent Infra图谱:哪些组件值得为 Agent重做一遍?》这篇文章,Agent Infra领域被系统地划分为Environment(环境)、Context(上下文)、Tools(工具)和Security(安全)四大赛道。这种分类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智能体从诞生到运作所需的支持:隔离的沙盒环境提供安全的执行容器;RAG、Memory和MCP协议赋予其记忆、知识和工具调用的能力;搜索、支付等专用工具扩展其能力边界;安全框架则确保其行为可靠、数据无虞。这种视角下,开发者如同一位工程师,为智能体这台精密机器挑选和组装不同的功能模块。
然而,我们对此持有一种更为本质的观点:智能体并非冰冷的机器,而是初具生命特征的数字实体。其基础设施不应是离散的功能堆砌,而应是一个整体、有机的支撑系统。在航天领域有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叫做生命保障系统。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系统,包括环境控制、供气供水、食物管理等等,是航天员的生命线。如同宇航员置身于外太空需要依赖支撑系统,我们相信智能体同样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命保障系统”,在数字空间中生存。
这个智能体生命保障系统将超越传统资源管理的范畴,成为一个真正理解智能体“生命”需求的基座。它不仅会无缝集成沙盒环境与浏览器操控能力,让智能体能安全、高效地与现实世界交互;更会将记忆系统(Memory)作为核心组件,使智能体具备跨会话的持续性和个性化能力,而非每次交互都从零开始的“金鱼”。工具调用(通过MCP等协议)将被内化为系统的“本能”,如同我们的手眼协调,无需刻意为之即可流畅使用外部能力。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将不再是事后附加的补丁,而是从芯片级、运行时到交互层被深度植入的“免疫系统”,实现内生安全。这样一个高度协同的“生命保障系统”,将为智能体提供从孵化、激活、学习到进化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使其从执行预定任务的工具,蜕变为能够自主决策、适应环境并创造价值的数字生命体。
智能体经济的时代机遇:支付与货币化
任何新经济的繁荣,都遵循着“应用驱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反哺应用”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智能体经济也不例外。尽管一体化的“生命保障系统”是宏伟的终极图景,但其成熟和完善需要时间。当前AI技术栈高度复杂,一个大一统的基础设施虽是必然,却非当前即刻的必须。对于从业者而言,活下去并证明商业价值是第一位,其标志在于能否打造出通过“智能体图灵测试”的智能体应用——即在实际场景中为用户创造出具象、可衡量的直接经济价值。
智能体经济最清晰的突破口在于支付与货币化环节。Agent Infra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支持智能体通过“图灵测试”。近日,Coinbase两位核心开发者Kevin Leffew与Lincoln Murr 在以太坊基金会官网发表联合署名文章,提出一个震撼行业的观点:“AI代理(AI Agents)将成为以太坊上最活跃、最大规模的‘经济实体’——甚至可能是最大的‘能耗主体’”。他们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场景:想象一下,一辆特斯拉车主在车子闲置期间,一个“司机智能体”能够自主切换至运营模式,为车主接单赚钱。在接到订单后,它不仅能自主规划最优路线,更能代表车辆进行一系列复杂操作,例如自动充电和支付过路费。在行程结束后,它将收入扣除各项成本后的利润,自动结算并打入车主的钱包。整个过程高度自治,无需人类车主或运营团队的丝毫干预,实现了真正的“自我维持”和“价值闭环”。
在这一宏伟蓝图中,区块链尤其是智能合约技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信任基座”与“自动化引擎”角色。它从三个层面彻底重构了智能体的支付与货币化模式:首先,智能合约提供了原子性(Atomicity)支付保障。基于如HTTP 402“Payment Required”这类协议,智能体的每一次服务请求(如调用一个付费API、使用一秒算力)都可以与支付行为绑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子操作——“不付钱,不服务;付了钱,必服务”,彻底消除了交易中的违约风险和信任成本。其次,智能合约实现了可编程的价值分配。在一个由多个智能体协作完成的复杂任务中(如一个营销方案由市场分析、内容创作、广告投放三个智能体共同完成),智能合约可以预先编码利润分成规则,在任务完成后自动、即时地按贡献度将收益分配至每个智能体的数字账户,激发了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智能合约支撑了货币化经济模型。通过将抽象价值货币化,允许商业模式与任务成果深度绑定,衍生出“按效果付费”“按任务付费”“利润分成”甚至是“数据付费”等创新模式,最大化智能体的激励机制与经济效率。
智能体社区孕育超级智能体
除了底层基础设施和价值交换机制,智能体经济的持续繁荣还需要一个关键要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化市场环境。智能体作为类人的智能单元,其成长和进化无法在孤岛中完成,它需要社区属性的滋养。一个成熟的智能体社区具备三大核心功能:一是建设功能,通过提供标准协议(如InterAgent),让多智能体能够互通有无、能力互补,组合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超级应用;二是筛选功能,通过公开的市场化机制(如用户评分、调用次数、任务成功率)实现优胜劣汰,让优质智能体脱颖而出;三是激励功能,作为巨大的流量和需求入口,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收益的自动、公平分配,从而形成一个“更多用户→更多收益→更多开发者→更优质智能体→更多用户”的价值飞轮。
以通付盾的“大群空间”(Legion Space)为例,其战略定位正是成为这样一个孕育超级智能体的智能体社区。它并非简单的应用商店,而是一个以数字身份(DID)、通信协议(InterAgent)和数据容器为核心技术的协同平台。在这个社区里,一个开发者可以将自己精专的“法务审核智能体”上架,一个企业用户则可以从市场中租用一个“销售智能体”和一个“会议智能体”,然后轻松地将三者连接,定义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所有交互和数据流转都通过标准协议在安全容器内完成,收益则根据预设的智能合约自动分账。这种低门槛、高协同的社区环境,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智能体的使用和组合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为智能体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演化的“社会化”环境,最终可能孕育出单个开发者无法预见的、涌现性的“超级智能体”。当然,我们深知打造超级智能体之路道阻且长,“大群空间”也只是为了这一愿景迈出的小小一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我们愿意同万千从业者一起,构筑智能体的未来。
Reference:
1.《Agent Infra图谱:哪些组件值得为 Agent重做一遍?》,https://zhuanlan.zhihu.com/p/1908631617871778817;
2.《Coinbase开发团队:AI代理将成为以太坊(ETH)的"最大能耗主体"》,https://cn.cointelegraph.com/news/ai-agents-ethereums-biggest-power-user;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