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导语
2025年8月30日傍晚,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乘机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七年来首次访华。上合峰会进一步确认了两国关系的重启。印度外交部指出,“两国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也发声明指出“中印睦邻友好是正确选择”。
2025年9月1日,国际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专家发文称中印关系会在一段时期内继续改善,因为印度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与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息息相关,并且中国也是其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征收50%的互惠关税,导致印美关系紧张,使得印度更加急迫地想要寻求与中国合作。
根据国际智库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所8月中旬发布的报告(India China Economic Ties Determinants and Possibilities),本文从中印经济关系角度再次梳理两国经济关系的演变,探讨中印关系的再平衡。
01 奠定基础
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下文简称声明),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时,印度与当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已连续两年下降。中国已从2000-01年印度第九大贸易伙伴上升到2005-06年第二大贸易伙伴,占印度全球贸易的9.4%。双边贸易额为170亿美元,其中顺差41亿美元对中国有利。
02 贸易加速
2007-08年,印度的贸易逆差在三年内翻了两番,达到162亿美元,就发现了贸易流动失衡的最初迹象。2008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当时双边贸易额达到300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31亿美元。
2010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双边贸易额达600亿美元,两国同意设定1000亿美元的目标。还设立了一个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加强1988年发起的经济集团联合对话。由于贸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这一目标可能看起来没有每个国家的个别目标那么雄心勃勃。
2010年,中国在全球世界贸易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额大幅增长28%,进口额增长超过22%。2018年前,印中贸易逆差持续攀升至630亿美元。2018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冲突,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大幅降至17%,至530亿美元。从中国出口的个人电脑、锂离子电池、路由器、印刷电路板、存储驱动器、数码相机、液晶电视和太阳能电池等物品经香港和越南转运到印度(如图1)。
疫情后的增长推动印度在2023-24年的贸易逆差达到850亿美元。从全球事件影响力分析的角度来看,只有全球范围的疫情、国际贸易争端冲突会对中印贸易产生影响,而双边的地缘争端事件对双边贸易没有重大影响。目前,印中贸易逆差达到99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03 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增加
投资是印中经济关系的第二大支柱。经济理论表明,出口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遵循贸易模式流入出口商品需求不断增长的东道国。其他决定因素包括双边政治关系和监管环境。与2005年声明对贸易的影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年声明没有增加双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动。但从2013年到2014年,直接投资流量同比增长了88%(见图3)
2014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上任,并立即宣布了他标志性的“印度制造”计划,以振兴印度的制造业。该计划是在中国国家主席出访印度之后启动的。此次出访期间达成了许多协议,其中在经济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对基础设施部门的200亿美元投资承诺。其他包括铁路部门的合作、汽车制造工业园和市场准入。2016年7月,复星集团收购了印度制药上市公司Gland Pharma的多数股权,这是中国公司对印度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该行业越来越依赖中国生产的中间体或活性药物成分(API),以寻求成为“世界药房”。
04 数字红利
随着印度制造业投资的稳定,中国的风险投资家接过了接力棒。小米、OPPO、VIVO、OnePlus和Realme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揭示了印度数字经济的潜力。2015年至2019年间,中国互联网公司和风险投资(VC)基金通过单独投资印度初创企业投资了32亿美元,并参与了价值56亿美元的联合投资轮次,分布在57家印度初创企业中(如图4)。
2019年,印度3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8家获得了中国投资。除了风险投资外,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利用了印度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上升。来自中国的大量互联网应用程序在印度市场首次亮相。阿里巴巴的UC浏览器预装在低价智能手机上,在2016年获得了43%的市场份额。到2020年,印度占TikTok15亿次下载量的31%,拥有超过2亿用户,印度人下载的前100个互联网应用程序中有44个来自中国。
05 经济控制
随着2019大流行的爆发,印度股市在2020年3月下跌了约23%,这是自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同一季度,中国对印度非上市公司的直接投资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5月,中印爆发边境冲突危机,印度政府针对中国投资展开了“报复”行为,从2021-2024年,四年内,来自中国直接投资的“活跃”公司数量从914家下降到440家。2021年至2024年,在81宗外国投资交易中,印度公司从中国大陆和香港获得的投资总额少于2.5亿美元。与之前相比,平均下降了至少80%。
除了经济控制措施,印度政府还对中国互联网公司实施了应用程序封锁令。来自中国的风险投资家在被投资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或通过二次出售股票时自愿开始解除对印度初创公司的投资。在该命令发布之前,有18家独角兽企业接受中国投资,其中2家倒闭,10家投资者退出,只剩下6家。
另外,印度还从公共采购方面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EPC合同数据有两个指标,即中国企业在印度EPC项目的年营业额,以及中国企业在印度签订的新合同价值。2015年至2023年,中国企业在印度项目的年营业额保持相对稳定,在18至26亿美元之间。新签合同的价值波动更大。从2018年的28.8亿美元,到2019年飙升了80%,达到51.7亿美元,然后在2020年该命令生效时降至22.8亿美元。
结语
2025年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通过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感谢了上合峰会,并表达大力发展印中关系。莫迪在帖子中还提到,印中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他表示,印度将积极推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一些印度学者也认为,莫迪政府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将有助于提升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综合编译整理,非投资建议)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