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文/周道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拜读刘佐先生的新版大作《2025年中国税制概览》,墨香扑面,思绪万千。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步入新程的时代坐标下,这样一部系统梳理中国税制“家底”的扛鼎之作问世,其意义远超一本工具书的范畴。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共和国税收事业七十余载波澜壮阔的探索历程;它更是一幅地图,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税收与国家治理”这一核心命题,提供了精确实用的导航。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于内,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这一宏大背景下,财税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功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是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需要一个科学、稳定、高效的现代税收制度体系来提供根本支撑。然而,税制本身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专业壁垒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因此,社会各界迫切需要一部权威、全面且通俗的著作,来厘清中国税制的脉络,把握其精神实质。《2025年中国税制概览》正是对这一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它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也为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提供了行动指南,更为学界研究和公众科普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贡献。
刘佐现任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并在中国多所大学任教。198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财政专业毕业后一直在财税部门工作。自1988年起,历任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税务局和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和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税务报社总编辑,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复议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他数十年如一日,倾注于税收这一治国安邦的枢要领域,其志之坚,其功之卓,令人由衷感佩。这本厚重的《2025年中国税制概览》,便是他这份坚守最凝练的结晶。翻阅全书,其内容和特点至少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体系的完备性与历史的纵深感
全书从“中国税制的发展”开篇,将读者带入从1949年至今的税制改革长河,深刻揭示了中国税制演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主体部分则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18个现行税种逐一剖析,内容涵盖纳税人、税率、计税方法、征管制度等所有核心要素。最后,辅以财政、税务、海关的组织机构介绍和丰富的图表附录。这种“历史源流—现行体系—征管实践”三位一体的架构,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税制的完整知识图谱,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内容的权威性与阐述的通俗性
税收是法律和政策高度密集的领域,任何信息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实践中的谬误。刘佐凭借其在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等核心部门长期工作的深厚积累,确保了本书所有内容均源于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权威文件,来源可靠,信息精准。更为难得的是,他以“大家写小书”的功力,将艰涩的法条术语,化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并配以恰到好处的计算举例和图表。这使得本书既是一本可供专业人士随时查阅的“工具书”,又是一本能让初学者快速入门的“教科书”。
3.实践的指导性与细节的严谨性
本书并非简单的政策汇编,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税收实践的深刻洞察。例如,在介绍各个税种时,不仅有对基本制度的阐述,还特别点出减免税规定、出口退(免)税等企业经营中的高频应用场景,体现了极强的现实关照。从目录中对“房地产税”单列一章(尽管尚未立法)的审慎前瞻,到附录中对税制体系图、收入统计表、组织机构图的精心绘制,无不体现出一位严谨学者的匠心与责任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本书生命力所在——自1996年首版以来,42次修订再版,这本身就是市场与读者对其价值的最高认可。
思考
掩卷沉思,这部著作对当下的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有两点感触尤深。
首先,我深知,任何成功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对现状清晰、准确、全面的认知之上。 刘佐的这部著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坚实的基座。它不仅是政策的汇编,更是体系的画像,为我们评估现行税制的运行效率、寻找优化路径、探讨未来税制改革方向(如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直接税制度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和“路线图”。它告诉我们改革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脚下的基础是什么。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它是科学决策的案头必备;对于研究者而言,它是一切理论创新的事实起点。
其次,从我目前专注的金融安全领域来看,税收更是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压舱石”。 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制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石,直接影响着资本的流向与企业的战略决策。税收政策的确定性,是防范大规模避税、资本无序外流的重要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现代国家间的博弈早已超越单一军事范畴,进入经济、金融、科技的综合较量。稳健的财政税收是国家应对外部冲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支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根本财力保障。刘佐的著作,通过对税制体系的精妙拆解,也为我们理解税收在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金融安全中的战略作用,提供了深刻的专业视角。它让人们清晰地看到,国家的“钱袋子”是如何依法依规、有条不紊地运行的,这种透明度本身就是信心的来源。
结语
总而言之,《2025年中国税制概览》不仅是一部关于税收知识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治理智慧的时代作品。它以客观、严谨的笔触,描绘了中国税制的“工笔画”,让每一位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养分。对政策制定者,它是治理的案卷;对企业管理者,它是经营的导航;对专家学者,它是研究的基石;对普通公民,它是权利与义务的读本。
谨以此文,向我的老朋友刘佐兄致以祝贺与敬意!感谢他数十年磨一剑,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