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满减、积分兑换奖励等优惠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

同时《意见》指出,要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应用场景,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优势助力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行体育预付式消费资金托管模式,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方案,防范化解预付式消费风险;引导保险机构开展体育赛事、运动伤害等保险业务。

一直以来,监管都积极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积极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而其中体育消费伴随着高流量与数字人民币有着相当高的契合度。

数字人民币赋能文体促进消费

今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也特别强调了发挥金融促进体育消费增长的功能,同样指出要推广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领域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派发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券。

支持金融机构与体育赛事主办方深入合作,打造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生命周期的赛事金融服务体系,为体育赛事特别是国际体育赛事提供银行贷款、融资租赁、保险保障、货币兑换、银行卡支付、汇率查询、数字人民币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2021年7月,苏州市体育局联合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在体育消费节上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并发放专属红包,是国内首次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场景的试点应用。

同年9月,大连体育产业嘉年华期间大连市首次引入“数字人民币消费券”,面向市民推出总额18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券。

2022年11月,深圳市光明区曾三方合作打造了光明区体育消费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平台,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对预付式消费资金进行智能监管,提升线上线下文体消费智慧化服务水平。

2023年11月,深圳曾发放全市首个覆盖文化、旅游、体育全场景文旅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定向用于图书、电影、演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线上及线下消费场景使用。

此前,数字人民币还曾多次亮相国内的国际赛事,比如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2023年的成都大运会以及杭州亚运会,都成为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数字人民币交易量明显超过VISA,打破了VISA自1986年以来在奥运会上垄断支付领域的历史。杭州亚运会期间,官方推出了6款卡式、3款手环式亚运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到境外来华人员欢迎,累计兑换5万个。

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在赋能文体促进消费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与大型国际赛事的结合,是数字人民币良好的“试验田”。

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领域的优势

数字人民币在体育消费领域的应用,显然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优势,它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简单变化,更通过技术特性为消费者、商户和整个产业带来了价值。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便捷性和场景多元化体验。大型体育赛事人流量大,对支付系统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数字人民币具有安全、普惠、便捷的特点,其账户松耦合特点便于国内外友人通过手机号即可便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基本的支付需求。其软硬多种钱包形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便捷的支付选择,便于线上、线下甚至无网无电情况下的离线交易。

另外,从赛事门票、场馆消费到运动装备购买,数字人民币已渗透至体育培训、健康数据管理、国际赛事结算、跨境体育旅游等细分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场景生态。比如,大型国际赛事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国内外人士齐聚,客群涉及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媒体等个人或机构的多种类型,支付场景则覆盖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票务服务、购物消费、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在这种环境下,一是对数字人民币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的全方位测试,同时也是数字人民币展现其便捷、高效、安全支付体验的“窗口”。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创新能保证资金安全。体育培训、健身卡等预付式消费的“卷款跑路”问题数见不鲜,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像是提供了一个“资金托管中介”,消费者的预付资金会被锁定在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培训机构只能按照实际完成的课程节数或消费次数,通过智能合约的设定“一课一消”。这意味着消费者没上的课,钱就还在自己的账户里,从而有效防范了资金挪用和商家“跑路”的风险。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发放定向的体育消费券或红包,提升促消费政策的精准性和效率。

可以说,数字人民币与体育消费领域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支付效率和安全保障上,还能通过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而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赛事上的亮眼表现将更加促进其国际体育赛事支付、体育旅游消费等跨境应用的发展,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首图来自图虫创意。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