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几十年来,硅基计算的进展驱动了创新。然而,现代的工作负荷,包括气候模拟和人工智能(AI)训练等庞大项目,正将高性能计算机推向极限。
与此同时,量子计算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在此缺口,一个有前景的竞争者出现了,那就是光子(或光学)计算。
光子计算使用光而非电来进行计算。尽管人们数十年来一直在探索这一概念,但近期的进展使其在商业上更具可行性。
事实上,Gartner公司刚刚将光子计算纳入其《2025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这是该技术正在吸引行业领导者和投资者关注的关键信号。
为什么光子计算很重要
光子计算利用了光的速度和效率。光子能够比电子更快地传输数据,并在低能耗环境中运行,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合应对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如科学计算、机器学习和优化问题等。
此外,电子系统会散发热量,需要大量冷却措施,而光学系统的热开支则极小。
光子计算的势头正在增长,当下的研究正在为更快、更高效的计算新世界铺平道路。
光子计算领域有多种架构,每种架构各有优劣:
1.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作为最早出现的光计算形式,FSO系统借助透镜、空间光调制器和光掩模等元件,在空气或真空中对光进行操控以处理信息。FSO系统的尺寸从小盒子到占数个机架不等,兼具灵活性和速度。
在成为实用产品之前,FSO还面临一些挑战。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提升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这要求进一步优化光机械工程,例如集成固态光学模块、内置空间光调制器(SLM)或采用光子超材料。
另一个问题在于,目前这些系统中用于调控光路的SLM响应速度远低于电子器件。不过,新一代更快、更高分辨率的SLM已在研发中,有望突破这些限制。
2. 光子芯片
光子芯片整合了激光器、分束器、干涉仪等微型光学元件,可快速、便捷地融入现有电子架构。该领域存在多种技术,但多数难以扩展至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目前的芯片设计大多是二维的,这限制了其应用能力。为了提高性能,一些公司尝试将芯片连接在一起,但这往往会导致大量信号损耗。另一个挑战是光子芯片无法以光学方式存储内存,因此必须不断在光与电之间切换,这会降低性能和精度。在大型光学电路中,模拟信号也可能变弱且产生噪声,因而难以获得精确结果。
由于扩展如此困难,一些公司正将重点从研制全光学AI芯片转向开发光学互连设备,即利用光在电子组件间高速传输数据。这一路径涉及研发新材料和新器件,以降低信号损耗、提升计算精度。例如,铌酸锂在早期实验中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3. 光纤系统
这些系统依托成熟的光纤通信基础设施,借助光纤中的导光实现复杂计算,适用于解决优化问题和人工智能等难题。
一个例子是相干伊辛机(CIM),它通过光纤环路发送光脉冲以执行运算。遗憾的是,其关键功能仍依赖电子设备实现,为此不得不频繁进行光-电转换,导致计算速度大幅下降。未来该系统或转向基于芯片的架构,以提升集成度和可扩展性。为了充分发挥光学优势,控制系统的电子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必须被全光处理器取代,从而消除“转换的弊端”。
另一种创新设计适用多芯特种光纤,以同步处理多项计算,就像用光进行多任务处理。这类多芯光纤系统目前多数仍处于研究阶段。
商业化之路的瓶颈
尽管光计算发展势头不断增强,但在实现广泛应用之前,仍有一些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 精度与稳定性:基于光学的系统易受元件错位、温度波动或信号随机噪声的干扰。研究人员正在通过闭环反馈系统实现自动调节、使用可调焦的特殊透镜以及机器学习工具来保持系统正确调校,以应对这些问题。
- 内存与存储:光学数据存储是一个重大挑战。触发器(用于存储单个信息位)和延迟线(用于控制光信号的时序)等光学存储的发展可能改变局面。一个有前景的例外是基于光学腔的系统,该系统将光作为存储和计算介质,从而消除了数据在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传输产生的损耗。
- 集成与封装:无论是在自由空间系统中校准激光器,还是在芯片上微型化光子电路,物理集成仍然是一个挑战。3D封装和材料方面的创新可能有助于提升可扩展性并降低成本。
光子计算的未来之路
我们正进入光子计算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在全球对更快、更环保、更强算力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下,光子计算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既能与传统硅基系统互补,也有望在部分场景中实现超越。
短期内,全光学自由空间系统似乎最具可行性,而融合光学与电子组件的混合系统也大有可为,尤其是在光-电-光(OEO)转换技术取得进展,降低能量损耗的情况下。
利用光同时进行计算和存储的内存计算也具有潜力。从中期看,结合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处理架构或将表现出更卓越的性能与能效。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光芒褪去 智能投顾究竟该如何定位?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光芒褪去 智能投顾究竟该如何定位?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光芒褪去 智能投顾究竟该如何定位?